相比几年前的风光无限,现在的光伏产业却是苦水连连。今年5月,美国发布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反补贴反倾销)初裁结果;9月6日,欧盟正式发出通知,将启动对华光伏太阳能产品反倾销调查,范围包括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硅片,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是我国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纠纷。不久前,印度反倾销局也发布公告称,将对中国(包括台湾省)等国家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装板或部分组装板进行反倾销调查。一直被亏损、停产、产能过剩困扰的光伏企业,如今又该何去何从?
双反带来致命打击
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初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反倾销税。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在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份额只有10%左右,不足以摧毁市场,但可怕的是一个市场信号,这可能是连锁反应的开端。
让国内光伏企业忧心忡忡的就是欧盟,其占国内企业出口份额的6成以上。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采取反倾销措施,这对已经经营十分困难的中国企业将是致命打击。
自从欧盟太阳能企业提起申诉以来,中国最大的四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股价剧烈下跌,跌幅在20%~46%不等。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分会常务副会长刘汉元表示,80%的光伏企业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不可能承受亏损倾销的压力,届时国内超过7成光伏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国内光伏大厂可行的预备方案只有向海外转移部分工厂,把产能放到海外去,不走关税的路子,但真正落实至少一年,商务部要批,企业要搬挪设备、调整人员,而‘双反’带来的转订单效应却是立竿见影,有几家企业能熬过一年?”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另据报道,已经有企业开始变卖设备,更有逐利资本闻风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