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月初,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板及其它光伏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这事发于德国总理默克尔表态“对话解决”后不久,让人颇感意外。然而如果联系欧洲当前经济形势和产业困境,又在意料之中。在这场中欧双方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桩贸易纠纷的背后,有欧盟对华贸易长期以来既爱又恨的矛盾立场,也有困扰“中国制造”多年的关于如何突围的反思。
“铁娘子”无奈
解说:8月底,当默克尔结束访华行程时表示,不希望看到中欧以对簿公堂的方式解决光伏贸易摩擦。对此,不少中国光伏企业为此松了口气。但在9月6日,欧盟委员会即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再度挥舞对华反倾销“大棒”。
同期: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 崇泉
通过会谈,应该说取得了比较积极的成果,德国政府明确表示,他们将继续维持德国总理默克尔女士在8月30号在和我们中国政府温总理举行政府间磋商的时候表示的明确态度……
解说:对此,默克尔也在17日回答记者提问时重申,支持通过对话解决贸易摩擦。
同期:德国总理 默克尔
我们希望对话,而且我们也和欧盟委员会主席谈过此事,这不仅是德国的愿望,也是欧盟委员会的愿望。
解说:但事实上,“铁娘子”默克尔并没能在欧盟立案前如愿做动欧盟的工作。德国在27个成员组成的反倾销委员会中,并没有“一言九鼎”。
同时,默克尔在国内也受到来自光伏产品生产商的压力。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德国决定全面放弃核电计划,代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战略。德国雄心勃勃,提出205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至80%。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预计,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将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两大支柱。然而近一年来,德国政府大力扶持的太阳能产业却经历了一场不小的动荡。自2011年12月起,以德国混合太阳能公司、太阳能千年公司、索伦公司、Q-CELLS公司为首的行业巨头接连申请破产保护。
欧洲人矛盾
解说:在欧洲很多研究者看来,德国光伏企业没能控制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却把丢掉市场归咎于中国同行,有些说不过去。中国在电力、地皮、原材料、人工等方面都具有成本优势,而且中国企业也开始重视研发,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在欧盟委员会关于采取反倾销措施的规定中,有一条是“措施不得损害欧盟利益”。一些欧洲政治和企业界人士的纠结正在于此。打压中国厂商,可能给本地区生产企业带来暂时的好处;而中国市场的存在,又可让欧洲在光伏产业中“两头得利”:既能出口昂贵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又能买到廉价的光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