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荣(化名)名片上的头衔是江苏某海外上市太阳能光伏企业的财务总监,但从行使的职责来看,他更像公司的副总裁。
他现在全面负责公司的销售风控及资金事务。公司的资金安排、贷款结算等,他拥有绝对的主导权。虽然自称算不上光伏产业中的老资格,但这个行业发展最辉煌和最窘迫的时期,史小荣都经历过。
记者造访当天,某国有银行两位女信贷员恰好应约来访。史小荣介绍,公司一笔授信5000万元的尾款即将发放,银行例行做贷前检查。与信贷员说说笑笑时,史小荣眉目间仍有一丝无奈:“大家都说光伏行业是敏感行业,但在我看来,经济下行远未见底,用电量数据及秦皇岛等地的煤炭积压情况,都很能说明问题。”
虽然是新兴产业,但中国光伏产业难以摆脱产能过剩的梦魇。
据统计,除去硅料外的光伏组件产量,中国占到了全球的70%左右,而江苏省又差不多占中国的70%。史小荣认为,这两个70%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产能过大,国内消费跟不上,完全依赖出口既会失去定价权,又可能遭到竞争对手的嫉恨。“你看,美国完了是欧洲,欧洲完了又是印度,大家都在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反倾销,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不好过。”
在史小荣桌上,记者看到厚厚一叠“热烈欢迎国家开发银行总行领导莅临指导”的公司情况汇报材料。史小荣透露,这几天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待各类银行的“检查”,政策性银行贷款现在是公司资金最主要的来源。
数月前,史小荣曾兴奋地告诉记者,其所在公司正在申请建设光伏电站,估计9月份就可获批。而此次与记者见面时,他遗憾地表示:“建一个电站太难了,46个章啊!七局一部委的这8个章都还没盖全。”
他认为,现在光伏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能过剩,解决之道在于落实十二五规划的20GW电站安装量任务。到2015年底还有3年多时间,每年4、5GW的电站项目落地在他看来过于乐观。
另外,史小荣还认为,对于无锡尚德、江西赛维这些“大到不能倒”的企业,如果政府继续施以援手,而不是让市场规律去自然淘汰,只会把更多运行相对健康、不盲目扩张的企业拖下水,除了延续低价竞争别无他法。江苏有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所以成本最低。但现实情况却是光伏产品售价与成本非常接近,导致所有企业都亏损。“不亏损的肯定是报表造假。”他说。
光伏行业从盛极一时到陷入目前的窘境,常让史小荣想起自己20年前在一家国有手表厂的经历。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我国手表制造业由强转衰,各大手表厂纷纷破产倒闭。
虽然两大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及产业特点并无多少相通之处,但史小荣担心光伏行业会重演手表制造业由辉煌到没落的历史,因为中国制造有重生产轻消费的“传统”,加上产业政策不够前瞻,随着历史车轮向前,很多行业就这样被无情地碾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