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即使是在2008年金融风暴也不曾让业内如此绝望。目前,将近50万人面临着生存问题。
想必各位领导都已经了解光伏行业的欧美双反危机,目前商务部也在积极应对,但真正的问题却在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光伏企业几乎都无法盈利!
成也德国,败也德国
自从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推动光伏行业迅猛发展以来,中国光伏的成就有目共睹。尚德、英利、天合、阿特斯、晶科、晶澳等一大批优秀光伏电池、组件及相关配套设备与材料厂商,在带动了数千亿的产业,同时中国光伏和风能事业取得比国外更大的发展。掌握了新能源,意味着拥有未来。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和争端必将围绕新能源进行,这次欧美双反只是战争的序幕。
包括IBM、BP、ABB、西门子、杜邦、施耐德、沃尔玛、三星、韩华等全球500强企业都投身或曾经投身光伏行业,就是看到了这一点,但只有中国企业,是以从事制造业而非高科技产业的心态去参与市场竞争。因此中国光伏业短短数年,占据了全球光伏电池产能的60%,在人工、规模等方面,拥有绝对的成本优势。
但这些优势现在恰恰成为了中国光伏企业的枷锁:可再生能源在现在仍然不是必需品,或者说对于德国这些可再生能源较为发达的国家来说,光伏安装到目前仍然可以随意调控市场规模。市场可以停滞,但企业却无法等待,他们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员,这也是为何中国光伏没有定价权的原因,面对外国买家的压价,中国企业只得一降再降,即使这样,还被外国同行指责“倾销”。
可以说,中国光伏一直在为国外买家赚钱,即使2008年前、2010年有些利润,也大都投入到再生产中,不少又给到了外国设备和材料厂商手中。
光伏为何“过剩”
外界报道和一些光伏业内人士经常对光伏业的过剩深恶痛绝,认为资本过于贪婪,但逐利是商人的天性,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规律。如果将过剩原因都归结于此,肯定是不对的。当然,从长远角度看来,光伏行业发展还很不够,但就现在而言,光伏的过剩量达到了50%,而且电池、组件等企业的产品单一性也让其无法转型。2012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量30GW,产能却有60GW。 那么,全球光伏产业尤其是中国光伏业为何过剩?
一、光伏并非必需品,市场很容易出现震荡。
虽然市场规模一直增加,但增速却常常出乎业内企业预料。以尚德为例,在初创期,仅仅50MW的产能,到现在超过2000MW的规模,40倍的扩张只用了6年左右的时间。即使如此,2010年尚德、英利的组件仍然供不应求,光伏企业对于当时经济形势较为乐观,但2010年下半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光伏市场增速放缓,未能达到企业预期,导致产能过剩。
二、同质化竞争中的囚徒困境:规模就是一切。
2010年及以前大规模扩产的企业,很大一部分预料到市场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如果这些企业不继续扩产,充满未知因素的市场也有可能把它甩在后面。业内也不乏许多老牌企业最后沦落到二流甚至三流企业的境遇。
缺乏规模会失去成本优势、品牌效应和地方支持。因此光伏企业永远在不停“奔跑”。企业都瞄着未来市场去发展,但由于行业从无到有,缺乏根基,一点稍大的波折就经不起。
三、地方政府跟风
地方政府承担着招商引资和“黑转绿”、“重工业转高科技”等经济转型的任务,而新能源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箭双雕的举措。这本无可厚非,但由于地方政府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评判手段,对于招商引资的标准多为“投资额”、“年产值”等愿景。而企业也由于地方企业胃口越来越大,申报项目规模也不断扩大,从50MW到100MW,直到300MW以下都引不起兴趣。对于企业来说,有了规模,就能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