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来自诩为一个倡导自由贸易的国家,美国总统奥巴马上月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高峰会议前夕,警告中国大陆,必须在国际贸易和保护财产权方面“按照游戏规则”。国际贸易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公平贸易,这个原则当然为中国政府所接受,但是此刻到了考验美国政府的时候,不知道美国是否言行一致,先不忙下结论,毕竟还要察其言观其行。
SolarWorld公司采取双重标准
去年10月19日,SolarWorld Industries America Inc. 公司(以下简称“SolarWorld”)联合其余6家隐匿身份的美国光伏电池厂商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对来源于中国的晶硅光伏电池产品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分别于10月19日和11月8日予以立案。SolarWorld作为原告,理直气壮地提出多项指控,然而这个“受气”的原告真实情况如何呢?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采集欧美政府公文、媒体报道得到的数据表明,这个堂堂原告竟是比中国光伏企业接受的补贴还多。
2007年,SolarWorld在俄勒冈州新厂项目中接受了总额约为4300万美元的税收优惠和公共补贴,具体包括:俄勒冈州战略储备基金对员工培训的补贴100万美元,公司所得税抵扣1100美元,因在俄勒冈州Hillsboro市现有厂房边建立新物流、分销和生产中心而接受的税收抵扣1945万美元,因在指定“企业区”设厂而对新装设备享受最高至5年的财产税豁免1150万美元。不完全统计表明,SolarWorld及其德国子公司在欧盟也接受了多种形式的政府资助,其金额不少于1亿3690万欧元。2011年3月,欧盟委员会依据欧盟国家资助法规,批准对Solar Factory GmbH(SolarWorld AG的子公司)支付1875万欧元的地区投资资助,以用于在德国弗莱堡市生产太阳能组件。2011年7月,欧盟委员会批准对Deutsche Solar AG(SolarWorld AG的子公司)支付4500万欧元的地区投资资助,以用于在德国弗莱堡市生产太阳能硅片。2003年5月,欧盟委员会批准对SolarWorld AG支付7315万欧元的合作研发赠款,以用于一个整合型太阳能组件生产工厂的建设。
中国光伏企业受到政府补贴的情况不明显,但“我们行业协会提出来的,SolarWorld在欧美受到的补贴这都是板上钉钉的,每一款都是有欧盟的政府文件作出支持的,所以我们说话是不打诳语的”。事实上,长期以来美欧各国均客观上存在着对本国绿色能源产业给予各种形式的支持。而与美欧各国相比,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要少得多。据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介绍,阿特斯在中国购买土地使用权是要支付市价的,它获得银行贷款的话,也要支付市场价格的利率,即6%~7%,如果考虑人民币升值的话,中国企业支付的利率可能高达10%,这远远高于欧洲、美国的银行利率。面对SolarWorld公司在欧洲和美国接受过大量的援助事实,瞿晓铧表示,“我们中国企业并不反对政府对太阳能企业的补助和支持,我们是欢迎和支持的,但是我们非常遗憾地看到,SolarWorld公司在这个问题上在对人和对己上采取了双重标准。”
中国光伏竞争优势≠成本优势?
近年来,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不断扩大,因其性价比高、技术先进、优质可靠,得到美国大型用户及普通消费者的欢迎。面对这令人啼笑皆非的倒打一耙,中国光伏企业团结一致共同面对。“中国光伏企业对该“双反”调查申请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该申请是对中国光伏产业及光伏产品对美出口现状的歪曲,而且任何最终可能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必将对中美两国绿色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消费者利益造成严重损害。”11月29日下午,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牵头,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中国光伏企业联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美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进行“双反”调查澄清事实、表明立场。
“中国领先的光伏企业都是清一色的民营企业,根本没有政府的‘小灶’可吃。”英利董事长苗连生说,“我们之所以能在美国获得商业成功,其根本原因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的优势,而不是所谓的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他认为,中国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来自近年来光伏产业链在中国的集聚发展、中国光伏企业较高的管理水平、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优势及具有前瞻性的商业策略。“就拿英利来说,我们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具有明显的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优势,非硅成本、单瓦耗硅两项指标全球最低。通过持续创新,我们的多晶电池转换效率从2007年的15%提升至16.5%,多晶电池成品率从2007年的92.9%提高至97.3%,电池价格和发电成本大幅降低。”
与会的中国光伏企业均持这样的看法,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表示,“中国的光伏企业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的,之所以能够成功,得益于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政策的一致性、透明性和持续性,很多人提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得这么快是不是中国光伏产业享受了特殊的额外的辅助,这种问题不存在。”和苗连生观点相似,他也认为中国光伏产业之所以发展的快速,只是由于中国企业家对市场的敏感性和中国企业家10年来对光伏市场的把握,在光伏产业链的建设,技术的开发进步,规模的发展速度上抢先了一步,加上优秀的管理使得中国光伏企业在成本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