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两次危局相比,施正荣面临的这一次危机似乎来得更加猛烈。
对于尚德掌门人施正荣而言,2011年无疑是悲剧性的一年。扑面而来的危机此起彼伏,几乎让他无暇喘歇。
从业绩堪忧,到高管纷纷离职,再到深陷舆论涡的“诈捐门”,以及后来的破产谣传,施正荣的面前,似乎埋放着一颗颗无形的炸弹。凄惨的行业现实,让这个光伏界的标杆式人物,被一次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1年,距离尚德登陆纽交所、施正荣荣升首富的日子已经渐行渐远。如今,股价下跌、业绩亏损,已是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问题。去年,当很多光伏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之时,尚德主营业务却出现了亏损;今年二季度,尚德报亏2.6亿美元。
与此同时,尚德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亏1.164亿美元。其股价则从2008年高峰时期的90美元,一路狂跌至今年11月的2美元;市值也从最高峰时的170亿美元,降至不到5亿美元,跌去九成以上。不过,尚德媒体高级经理张建敏对此解释称,这属于正常的股价波动。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原有的高管纷纷弃他而去,频繁离职。这无疑是对施正荣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5月,CFO张怡离职另谋高就;7月,其美国业务总裁陈立志离职;此外,他的高级副总裁蔡世俊,甚至跟随他多年的副总裁邵华千,也纷纷离职。
在张建敏看来,一个跨国企业的人员流动,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过,一系列的人士变故,还是让施正荣颇为不满。这个平日里待人温和的专家型企业家,内心却充满了一股子执拗劲,对于身边的人此时离开,显得颇为情绪化,他认为这是一种背叛。
所谓“背叛”的背后,则是尚德高层在用人和企业扩张上的分歧日渐公开化。去年8月,施任命了一批CXO。但次年又将他们降级。如此用人方式,致使一些高层颇有怨言,此前的各种传闻最终变成事实。同时,曾有人对公司扩张过快导致的负债率高企提出质疑。
面对业界大幅下滑,施正荣不得不采取了非常之策。为了止血,他不惜以赔偿2.12亿美元的违约金,终止与MEMC(美国一家硅片生产企业)长达10年的硅片供应协议。2005年底,尚德上市后融得巨资,次年便与MEMC签署合作协议,以低于当时市场价一半的价格(40美元/片)长期购买硅片。如今,硅片接近3美元/片,如此高额重负,施正荣也唯有忍痛“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