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光伏企业都是清一色的民营企业,根本没有政府的‘小灶’可吃。”英利董事长苗连生说,“我们之所以能在美国获得商业成功,其根本原因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的优势,而不是所谓的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他认为,中国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来自近年来光伏产业链在中国的集聚发展、中国光伏企业较高的管理水平、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优势及具有前瞻性的商业策略。“就拿英利来说,我们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具有明显的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优势,非硅成本、单瓦耗硅两项指标全球最低。通过持续创新,我们的多晶电池转换效率从2007年的15%提升至16.5%,多晶电池成品率从2007年的92.9%提高至97.3%,电池价格和发电成本大幅降低。”
“中国的光伏企业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成长的,政府的政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透明性和持续性。”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说,我们并不是靠政府的资助才成长起来的,而是得益于中国企业家的敏感性、对商机的把握能力,以及在技术开发等方面能抢先一步。“如果说银行利率的话,中国目前的利率比欧美银行还高很多。”
事实上,美欧各国均对本国绿色能源产业给予各种形式的支持。与美欧各国相比,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要少得多。“SolarWorld在美欧也是政府支持项目的受益者。”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SolarWorld仅在2007年美国俄勒冈州新厂建设项目中就接受了约43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和公共补贴,并在2010和2011年分别在欧洲获得了1875万欧元和4500万欧元的政府资助。“SolarWorld获得政府补助我们并不反对,但我们反对使用双重标准。”
部分欧美企业业绩不佳,根本原因在于误判市场发展机会
苗连生指出,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出口未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美国晶硅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价格下降,主要源于多晶硅价格因全球供应过剩而价格下降。此外,薄膜光伏电池竞争、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需求刺激政策和财政支持、消费者需求、其他可替代能源竞争等因素,也导致了晶硅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价格下降。
“申诉方SolarWorld公司并未受到损害,相反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并不断扩大产能、产量和出货量。”据盛德国际律师事务所李磊律师介绍,2010年SolarWorld公司取得“全面盈利”,而2011年上半年也增长强劲。其减少加利福尼亚工厂雇工是为响应俄勒冈州优惠条件,将生产移至希尔斯伯勒。SolarWorld公司2011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11年其在美国雇工增加了11%。
“部分欧美企业在某些方面业绩不佳,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市场发展机会作出了误判,不能把中国同行当替罪羊。”天合董事长高纪凡说,2009至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大幅增长,超过了市场现实需求。部分欧美光伏企业因政府激励减少、投资决策不合理及缺乏产业规模而陷入竞争劣势。这是市场竞争中的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