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担心的是,由于欧洲深陷债务危机,光伏产品的需求不旺,企业的库存水平均居高不下,且不断上升,比如二季度赛维LDK库存环比增加2亿美元,同比则增加了近一倍,日常运营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在减弱。同期,国内的货币环境持续紧缩,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普遍缺钱,如果一旦银行和债权人追得紧,而回款又来不及,现金流断裂致“破产”一说并非毫无可能。
实际上,光伏企业过往岁月假使能审慎经营,就算难逃盈利下降的命运,“一夜暴毙”则完全可以避免。过去几年,光伏造富的狂潮、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的热情,助长了很多企业家的非理性行为,无视最基本的风险考量,急速扩张,甚至产业外的资本也纷纷渗入,以为可以分一杯羹。“跑路”的温州老板中,不少即涉足光伏产业,据传欠债高达20亿元的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此前就大力进军光伏产业,其官网号称新能源事业部“预计2011年达成600兆瓦,年产能70亿人民币”。
如今,寒夜到来,多少光伏企业能熬到下一个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