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今年年初以来,一度因为身披新能源光环而风光无限的中国光伏产业遭遇产能过剩、市场需求萎缩的袭击。正在光伏产业苦苦挣扎的时候,美国决定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欧盟也可能尾随其后。最新消息是: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我国14家光伏企业将联合抗辩美国双反,并委托美国一家律师事务所代理应辩事宜。
每当美国出台一项贸易救济措施的时候,欧盟几乎都尾随其后。10月19日,7家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申请,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组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随后欧盟也传出消息,准备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
现在,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无锡尚德、常州天合、韩华新能源、英利、中盛光电等14家中国光伏企业已经决定联合抗辩美国“双反”,并委托美国盛德律师事务所代理应辩事宜。
不过,知情人士说,由于无锡尚德、常州天合等14家中国光伏企业提出集体诉求,美国方面是否立案,可能会延迟几天才有结果。
“双反”如果立案,中国光伏企业倾销行为是否成立,还有待国际贸易委员会、美国商务部等通过问卷、实地调查后才能判定。
目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学会已经先后与多家美国企业进行沟通,试图通过与美国大型太阳能企业、美国太阳工业联盟等行业组织沟通,来影响美国政府,阻止“双反”的通过。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对此作出评论。
据美方申诉文件,尚德等75家中资企业涉嫌从中国政府获得大量补贴,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太阳能电池板,构成不公平竞争,因此要求美国向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的关税。而国内光伏企业是否认的这些指控的。我国光伏企业是不是真的像美国指控的,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韩晓平对此表示否认。
韩晓平:实际上确实不存在,我们的光伏企业到目前为止不仅是政府没有太多补贴,而且很多税都跟正常企业一样,按理说,像这样的企业在美国、欧洲可以享受很多政策和补贴,而美国或欧洲很多补贴给本国企业,而中国企业因为这两个市场以前都是面向外部市场,国内即便要给补贴,实际上最后老百姓没有得利,所以这种补贴也很难落实。
另外就是说他低于成本的经销,这个恐怕更不现实了,因为他如果低于成本就必须有一个地方来补充他这个成本,这些企业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没有一个说能够由另外一个市场对他们进行成本的补贴,所以我们知道所有这些企业主要是利用欧洲美国,而美国实际上市场份额也是非常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