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企业80%-90%的产能都依靠欧美市场进行消化,所以也有人怀疑,中国光伏企业成为欧洲缓解危机的替罪羊。美国现在有七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提出了“双反”申请,国内法律界人士认为,美国对“双反”立案的可能性很大,韩晓平对此表示同意。
韩晓平:我想立案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不管怎么样,还要依靠于法制。因为这个事情本身并不存在,政府并没有给他们什么补贴,所以他们现在这样的认定本身有问题。
另外,主要问题还是中国这些年来发展速度快、技术进步速度比较快,竞争不过中国创新企业的时候,就想出歪点子阻碍竞争对手,我想这样的做法不仅影响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同时也影响全球未来的节能减排。
在美国太阳能制造商联盟提出的申诉文件中说,由于中国光伏组件价格过低,美国流失了数以千计的工作机会。韩晓平认为,过低是因为我们技术先进,我们生产成本第一是因为我们效率高,你的效率低、技术落后,所以成本没有办法竞争,这是正常的,如果市场上都要去保护这种落后,人类社会怎么进步?我想在这个问题,也给美国自身的贸易基本的选择。
如果“双反”立案,对美国和欧盟的相关产业意味着什么?韩晓平认为,他们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韩晓平:首先是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些太阳能公司绝大部分都在美国上市,如果美国这样“双反”,首先第一个受到打击的就是美国的投资者,在现在整个经营形势这么不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雪上加霜,打击美国自己的投资者,美国自己的投资者也会拿你试问,所以这个做法本身就是既害人而且害己。
对中国当然会受到影响,因为美国这样做了以后,欧洲也会这样做,没有成本再阻碍其他竞争对手,但是最终受影响的是他们自己。
现在国内多家光伏企业都已经做好长期抗辩准备,并且建议中国商务部对美国多晶硅等相关企业也进行反制,但是我们也确实担心,如果美国立案通过,欧盟也跟风效仿。现在来看,中国光伏企业的日子本来就不太好过,以后是不是会更加艰难呢?
韩晓平:不管有没有这件事情,中国的光伏企业已经到了洗牌的时候,有一些能耗较大、较高的企业已经准备要出局了,有这个事情以后可能会加速他们的出局。而那些效率高、污染小的企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这些年国内一些重要的政策都在不断落实之中,最近可能要出台发电的管理办法,会使这些新的太阳能更多利于中国市场发展,能够造出中国人用得起的效率更高、技术更先进的太阳能企业,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