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在某些新技术的开发、新结构的创新等方面,我国仍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
产业亟待规范整合。2010年光伏市场的火爆以及高企的投资回报率,引发了各方资本持续不断流向光伏产业,其中不乏一些带有一定盲目性的项目,市场秩序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就积极意义而言,资金的持续投入对于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投资者在未对技术、资源、人才、市场和竞争优劣势等发展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情况下,持续不断扩大产能,肯定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应谨慎而为。盲目上马或者扩大产能的项目或许对行业的发展会是一种伤害。而产业的发展也将遵循这样的规律,在产业发展初期会有一些过剩发展,继之而来的就是整合,随着新的技术、新的市场的发展可能又会有一点小的过剩,然后是再整合。在此过程中需要政府善加引导,以期将阵痛降至最低。
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两头在外”的局面仍有待改变,去年我国生产了4.5万吨多晶硅,但仍需进口4.75万吨,预计这一状况今年仍将持续。国内专用设备和专用材料领域虽然取得较大进步,但一些关键设备和关键材料仍依赖进口。而最重要的是在下游的应用环节,我国组件产量占全世界的40%~50%,而装机量仅占世界的2.7%,国内光伏市场有待加速启动。
光伏贸易摩擦加剧。现在世界各国都已经意识到新能源的重要地位,普遍认为未来能够引领新能源经济的国家,也必将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他们在强化新能源经济地位的同时,势必会提高保护本国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新能源产业的警觉性。我国光伏市场的国际依赖程度比较高,且这种现状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这势必将受到一些国家的贸易挑战。例如2009年就曾传出德国光伏产业协会游说欧盟对来自我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信息,2010年作为潜力巨大的光伏市场的美国更是直接发起了针对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我国新能源领域的“301”调查等。此外,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很大,但并未持有定价权,今年3月就曾发生产品被要求降价30%,使得光伏产品大量滞压港口的事情。随着贸易交往的增多,国际竞争的升级,国际有关光伏产业的贸易纠纷将呈现加剧趋势,产业界必须积极地加以应对。
产业技术面临危机。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光伏产业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某些新技术的开发、新结构的创新甚至一些新型电池的基础研发方面,我国仍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虽然光伏产业规模已经很大,但在基础技术、前沿技术等研究方面,仍需加大投入,防止在革命性的新技术出现后的掉队现象,切忌重蹈显示器件产业的覆辙。以我国彩管为例,当时我国为世界第一大彩管生产国,从而推动了我国成为彩电生产世界第一大国,但在彩电从CRT过渡到平板显示器件的过程中,我国由于缺乏技术储备而导致落伍,在很短的时间里,国产品牌彩电的国内市场份额一度从80%以上跌到不足30%。这个深刻教训,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