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从三水工业园获悉,《三水光伏应用总体规划(2011—2015年)》已经撰写完毕,现正征求企业等各方意见,上半年有望正式出台。
三水区提出,预计到2011年,广东(三水)光伏产业基地将形成1000M W规模光伏产业链;至2015年,形成3GW以上规模光伏产业链,实现产值超过1000亿元,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之一,奠定在广东省光伏产业的龙头地位。三水有关政府人士表示,这意味着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步入一个全新阶段。
三水发展光伏产业始于2009年,两年多以来,这一产业在三水迸发了空前的“光合作用”,正在逐步改变这座青春昂扬的江畔小城。此前本报推出了《绿色档案》栏目,先后关注了三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逐步建立三水创建国家生态区的“绿色档案”,引发了各界读者的强烈反响。而本期栏目将延续同一脉络,并将聚焦转向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三水战略性新兴产业,欢迎继续关注。
时间回溯到2009年1月8日,虽然老黄历上的字眼指向寒意十足的“三九天”,但在很多太阳能业内人士看来,这却是三水产业发展史上最阳光明媚的日子。
因为就在那一天,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建材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告广东光伏产业基地在三水工业园区落户。这次签约,为“十二五”期间三水打造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堪称埋下了一条宏伟雄壮的“千亿伏笔”。
此后的发展态势,促使三水迅速成为了佛山发展光伏业的核心区域;光伏产业低碳、环保的特点,也与当地建设“现代产业之区、生态时尚之城、幸福长寿之乡”的奋斗目标不谋而合。
如今,一条日渐丰富、成熟的光伏产业链正在三水加速形成,一系列土地利用集约化更强、产业结构更先进、生态亲和力更强的三水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正随之隐隐浮现。
往事
产业破局呼唤“新血”
那一年的三水,走到了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上:一方面,金融危机阴霾日渐散去,招商面临大好机遇,另一方面,“十二五”在即,三水必须尽早确立长远性的经济新增长点。
中建材项目签约数日后,三水召开人大会议,该区发改局负责人在会上所做的报告耐人寻味:“三水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要清醒地看到,三水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高新技术企业比重偏低,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下游,高附加值的产品、产业不多……”
换句话说,那时的三水面临着这样的难题:三水仅靠传统优势产业独轮驱动,难以走远;而科学发展、持续增长的压力摆在面前,必须迎战。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之前不久的2008年,三水政府已彻底完成了区内全部立窑水泥厂的关闭工作,数十条创造了大量GDP、但污染严重的生产线不复存在。而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水泥产品曾被视为三水的工业支柱。对此当时有媒体评论称,“在事关生态环境发展的大问题上,在长远生态效益和短期经济效益二者之间,三水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前者。”
在这样的局面下,以光伏业为主的新兴产业,为三水带来了破局的契机。2009年5月初,当很多人还沉浸在黄金周后的节日气息中时,三水政府宣布与爱康太阳能成功签约,这是当地继中建材项目后在新能源方面的又一大突破,国内整个太阳能光伏业界为之震动。此后,中建材、爱康两家光伏企业均纳入了列入广东现代产业500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