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奔波,施正荣感冒了,鼻头有点红,上嘴唇肿了一小块。
北京时间3月9日,尚德在美国发布2010年财报。参加完电话会议后,3月10日深夜他从美国匆匆回到上海。我们见面的当天上午(3月11日),他在陪国家开发银行的客人。
2010年,尚德光伏组件出货量达到1.5吉瓦(1吉瓦=1000兆瓦),产能突破1.8吉瓦,以出货量计算,已超过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不过,这个第一有些沉重。根据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STP.NYSE,下称“尚德电力”)2010年财报,尚德电力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2.623亿美元,但主要来自投资收益。有分析师推测其主营业务利润可能为负值。
毛利率偏低一直是尚德的痛点,此外,能大幅提升晶硅电池转化效率的冥王星技术尚难量产;又被迫关停了上海薄膜太阳能生产线。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家曾拉动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已面临“落伍”的风险。
施说话直来直去,不会遮掩他的自尊与自信。他在美国被视为“绿色英雄”、“太阳神”,回到国内却贴上“落伍”的标签,这让他难以接受。他认为,“有些问题”确实存在,而“有些评价”是对尚德战略的误读,尚德正处在转型的攻关时刻。他放言,“这个产业还太幼小了,有些争论五年后见分晓,关键是,谁能活到五年后。”
2011年是尚德创业十年,也是中国光伏产业真正开启的十年,同时还是施正荣从科学家变身为企业家的十年。站在公司、行业、个人三个十年的交汇点,施正荣正在思考“十年”这个命题,“任正非就是在华为十年的时候做了很大的变革。”
盈利悬疑
尚德电力年报中投资人关注的焦点,是一支叫做环球太阳能的基金(Global Solar Fund,以下简称GSF),正是它给尚德带来了2.5亿美元的非现金收益。
GSF于2008年2月在卢森堡成立,投资目标是太阳能发电项目。目前主要市场在意大利。尚德电力投资了基金总额的86%,施正荣控股的Best(Regent)Asia Group持有10.67%股份,余下的股份由基金管理层持有。
自2009年以来,大量资金涌入光伏电站工程,其中有赛维LDK、天合光能等光伏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也有国电集团、中国节能集团等“中字头”企业。这是一种商业模式复杂、收益率稳定的投资,在金融危机之前,游戏中的玩家以欧洲的养老基金和大型企业为主。
施正荣解释,成立GSF的原因之一是基金管理团队熟悉该业务,通过他们不仅能拿到项目,而且对方了解相关的法务、开发、环保、财务模型、融资等。“这个体系很难理解,所以我投资让别人管理,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GSF从2009年开始做项目,目前已完成105兆瓦,正在建的有45兆瓦,还剩下95兆瓦没有开发。在2010年第四季度,GSF完成了95兆瓦光伏工程项目。按照投资比例,确认了2.5亿美元投资收益。
这笔收益令尚德全年财报增色不少。2010年前三季度,无锡尚德净亏损为9755.6万美元,主要原因在于2010年第二季度亏损了1.74亿美元。它在二季度关闭了薄膜电池生产线,产生了5000万-5500万美元的费用。由于投资硅片生产商江苏顺达有限公司经营不利,还产生了计提特殊预付款1.06亿-1.26亿美元。此外,2010年尚德还有近1亿美元的汇率损失。这些损失合计近2.7亿美元,恰与GSF的基金增值接近。
由于是投资增值,尚德并没有从中拿到现金。在财报发布电话会议上,Wells Fargo公司的分析师SamSam曾问及对此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如何假设?如果遭遇意大利政府削减光伏补贴,一系列光伏工程是否会被重新评估收益?施正荣的答复是只要在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的项目,2011年6月份之前都会享受2010年上网电价。
尚德电力投资GSF中并非单纯出于财务目的,GSF所投资的电站采购光伏组件,每次虽然也需要三个供应商参与投标,但中标的全部是尚德自己。施正荣也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扩展组件产品的销售,尤其是在市场疲软的时候。
这就涉及到关联交易的问题,尚德电力投资者关系经理王海耕介绍,基金为此设立了特殊的条款,尚德与施正荣本人都不参与管理。从法律上来说,基金增值部分与销售组件的利润都可以记入财务报表。
“为了完全符合会计法的要求,我们反反复复进行了讨论。”施正荣向沙发上靠了一下,“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