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虽是清洁能源,多晶硅行业发展却始终伴随着环境、能耗方面的争议。
按工信部发布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还原尾气中的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分别不得低于98.5%、99%、99%。目前,我国80%以上的多晶硅企业都达不到此要求。这样,八成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我省刚通过鉴定的一项科研成果,可能给它们带来新的生机。
□本报记者 李秋怡
近日,四川银邦硅业公司研发的“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化学法处理和综合利用”,通过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该技术为我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鉴定组认为银邦硅业自主研发、建设的国内第一套千吨级连续、封闭塔式多晶硅副产物制备高纯烷氧基硅烷系统装置,其技术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它将破解多晶硅产业的环境压力,成为应对多晶硅产业“洗牌”的制胜法宝。
多晶硅的“阿喀琉斯之踵”
“困扰多晶硅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有三大因素:环保、处理有机硅中间体产品、成本。”省科技厅高新处田云辉说,如果有一项技术能够改变这三大因素,多晶硅将摘掉“高污染高耗能”的帽子,那么整个产业都将向它致敬。
按照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的多晶硅产能计算,到2012年底,国内的多晶硅产能将达到每年8万吨以上,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将达到100万吨以上。由于价格高企,多晶硅产量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四川2010年底已建成年产能1.4万吨的多晶硅生产装置,产生的四氯化硅多达25万吨。到2014年底,四川多晶硅年产能将超过3万吨,每年产生的四氯化硅将近50万吨。
“百度”一下便可知,“四氯化硅”这东西“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对眼睛及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如此量大的有毒副产物不能得到完善处理,多晶硅产业发展将是毁灭性的。这堪称多晶硅和光伏产业的“阿喀琉斯之踵”。
技术突围 副产品变成宝
多晶硅产业聚集地乐山率先开始技术突围。
四川银邦硅业担纲攻关主角,自主研发出处理四氯化硅技术,将四氯化硅和低级脂肪醇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反应制得有机硅中间体,年处理四氯化硅可达4500吨,可制备出高纯烷氧基硅产品4200吨,副产物31%的盐酸1万吨。其有机硅中间体产品工艺,一举突破了国内无法连续大规模生产99.9%以上高纯有机硅中间体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