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中国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再次让全世界领略了“中国制造”的强大震撼力。到2010年,中国光伏制造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半壁江山,我们在不经意间成为光伏制造第一大国。展望未来,中国光伏产业要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还需要在市场、工艺技术和产业链建设等多个层面下足工夫。
全球光伏产业长期以来严重依赖欧洲市场,这种状况在未来5年一定会发生改变。作为欧洲光伏应用的“先驱”,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光伏市场日趋饱和,其政府对光伏发电的补贴也逐年下调。欧洲领跑光伏市场还能多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伏制造行业降低成本的速度,换句话说,就是看成本和补贴谁降得更快。美国市场曾经让业界充满遐想,但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与其说是为了推广新能源的应用,不如说更注重于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这恐怕并不符合众多光伏制造企业的期待。面对欧洲市场萎缩、美国不靠谱的现实,在未来5年,中国政府加大对光伏发电的补贴力度,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而且是中国光伏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光伏应用的确也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客观条件。其一,我国针对光伏电站的建设已经经历了两轮特许权招标,让决策者对当前光伏发电的成本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有利于政府制定相对合理的上网电价,这是光伏发电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先决条件。其二,近几年光伏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使得我们能以比当年欧洲国家低得多的财政补贴启动国内光伏市场,从而减轻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因此,建议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的前两年选择合适的时机推出上网电价,改变我国光伏制造业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畸形状态。
就工艺路线而言,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份额仍维持在20%左右。不过,晶体硅电池受其物理结构的制约因而光电转换效率难以大幅提升,以非晶硅、碲化镉、铜铟镓硒为代表的薄膜电池,乃至基于多结化合物半导体的聚光太阳能电池都是业内人士关注的“希望之星”。有专家预计,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优势地位还能再维持10年。果真如此的话,在晶体硅电池的众多挑战者当中,究竟哪一类电池将脱颖而出,成为非主流工艺的“领袖”,这应当在今后5年之中就会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