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荣也未能幸免。一份净亏损6590万美元的2008年四季报使无锡尚德和施正荣成为危机中的风暴眼。一夜之间,施正荣从最高点跌落,纷纷被媒体贴上“反思”“煎熬”的标签。“根本上说这是金融危机的大环境问题。光伏产业的泡沫是破裂了,但绝不代表这个产业失去了未来。”施正荣很无奈。
大半企业破产关闭,留下污染的环境。国内专家从企业行为中得出结论:光伏是高污染行业,把绿色卖到国外,把污染留在国内。个别公司的浮夸,也向政府传递错误信息。“其实光伏产业供大于求的局面本来在七八月份就要出现,只是金融危机把它提前了6~10个月。”施正荣认为这场危机的关键诱因是国内企业一哄而上。
国内光伏企业原有的销售模式也存在问题。尚德多年来销售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个是分销商,一个是开发商。但是在整个行业中,有些公司前两年大部分直接跟开发商联系,便忽视了基础性的分销商发展工作。同时有些国内小公司通过贸易公司和中间商来做市场,危机来临,中国企业在国外市场很快不堪一击,只好大打价格战。受大环境的影响,尚德也遭受了冲击。
不过,对于此次危机,施正荣很清醒,尚德仍然要保持一定的产能。2009年1月,尚德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能达到1GW,这也是尚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施正荣仍在各地大力推动商业项目,金融危机过后不久,尚德在全世界各地接了不少项目。
而随着金融危机散去,整个行业开始逐步复苏。进入2010年,整个行业又重新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不过,经过前一轮的波折,整个行业趋向成熟。目前,全世界的光伏产业都在迅速发展,太阳能发电的电价逐步与火电电价持平,今年在意大利和美国的加州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在中国,太阳能电价也在日趋下降,一元一度电是尚德的目标。“一方面太阳能发电成本随着时间不断下降,另外一方面我们由化石燃料,煤、气、油所发电的成本随着时间在不断升高。所以在今后五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肯定有一个交叉点。”施正荣在今年9月份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声称。
目前,尚德亦是在对技术不断革新,目前薄膜电池的技术和转换效率正在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施正荣着力打造的完整的产业链正付诸实施。按照公司第二个五年规划,到2012年尚德电力将形成硅材料、硅基电池、硅薄膜电池、光伏组件和发电系统及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2050年30%的发电来自于太阳能,本世纪末将有超过70%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发电。所以我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对于未来,施正荣非常乐观。作为行业领袖,在过去的十年,施正荣及尚德的商业发展牵引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在国家新能源的利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