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各国政府的激励政策驱动下,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和市场得以迅速发展。2000年至2008年,全球太阳电池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2008年产量达到6.4GW, 而2009年产量将达10.5GW。至2009年全球累计装机总量已超过20GW。
中国光伏产业仍在扩张
中国光伏产业在世界光伏市场的拉动下近几年发展迅速。2007年,中国电池产量达到1,088MW,占世界总量的 29%,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电池产量超过2,600 MW,仍为世界首位。
2009年的中国光伏市场经历了从停产、复产、再到扩产的过程,忙得不亦乐乎。尽管市场一度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从第二季度开始,随着欧美光伏市场的回暖,各大公司的发货量也随之增加。外加德国政策补贴的下调预期,使得2009年第四季度较之往年更加热闹了起来。此外,再加上中国在去年出台的多项利好政策,国内的几大光伏企业纷纷扩产。2009年的电池产量超过4,000MW,约占世界总量的40%,仍然雄居世界首位。
2010年扩张仍将进行。电池厂商如此大规模的扩张,无疑增强了对供应链上游的需求。如果保守估计中国2010年将达到7GW的电池产量,那么大约需要5万吨的多晶硅。至2009年底,中国本土能生产的多晶硅在2万吨左右。而2010年,仅GCL一家就将达到1.4万吨左右,但即使这样,部分硅材料仍需进口。
光伏市场的调整机能是相当迅速的,硅片厂商的扩张从设备商开始。今年二月底GT Solar宣布与一家中国客户签订两亿美元新合约,提供DSS450拉晶炉与辅助设备与服务,包括一位中国大客户再委托的1.37亿美元订单。笔者估计像中国客户这样大的手笔,大约相当于200台炉子的订单,约能达到1.8GW的产量。不仅产量的需求在往上下游传递,光伏企业本身也在往上下游拓展。产硅大户GCL在今年1月收购高佳(300MW)后,计划年底扩产至1GW。
规模化的效应无疑将帮助中国厂商摊低成本,在价格说话的光伏市场,可靠的质量以及便宜的价位还是立足市场的不败法宝。此外,平价上网即将带来的拉动效应也将使这个产业为之振奋。德国计划自今年7月1日起将太阳能光伏的补贴调降16%。那么对于地面电站来说,将从目前的0.288欧元/度补贴下调至0.241欧元/度,然后每年下调10%。2011年补贴将为0.218欧元/度,2012年补贴为0.196/度,这样到2013年补贴为0.176欧元/度,在德国电价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就能达到平价上网。德国市场即将出台的政策变化无疑也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平价上网离我们并不是那么遥远。相信中国的扩张是对光伏市场信心的展示,同时也是对未来全球光伏产业的看好。
政策引导中国光伏产业发展
经历了2008年底的金融海啸,让政府看到了中国光伏企业对外国市场的严重依赖性,以及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影响。2009年中国政府迈出了发展中国光伏国内市场的重要一步。为了推动我国光伏市场,财政部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9年3月颁发“太阳能屋顶计划”, 对城市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农村及边远地区建筑光电利用等给予定额补助(15元至20元)。截至2009年11月,共91MW项目获批,中国领先的光伏企业都参与了该项计划。仅尚德一家就占到近20%,是这项计划的最大赢家。
同年7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又联合推出“金太阳示范工程”,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边远无电地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至2009年11月,共304个项目,总计643MW获得金太阳政策补贴。其中261个项目合290MW为光伏屋顶项目,35个项目合296MW为光伏电站项目,18个项目合46MW为边远地区的离网项目。
643MW的金太阳示范工程虽然已是有象征意义的一步了,然而比起中国现有的产能以及其他国家的发展规划,业内对中国下一步的政策支持还是有所期盼的。可以看到美国、欧洲、日本到2010年的光伏装机量规划分别为5GW、10GW、8GW,而到2020年的规划分别为36GW、41GW、30GW。相比之下,中国“十一五”规划制定的2020年发电装机量仅为1.6GW。令人鼓舞的是,即将出炉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很有可能将2020年的发展目标提高到20GW。更有人推测,政府将进一步提高产业振兴规划目标到30GW,以实现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节能减排目标。
2020年实现30GW应该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对照2009年SEMI中国光伏咨询委员会发表的《中国光伏发展路线图初探》白皮书,委员会呼吁中国光伏要争取于2020年实现30GW安装量,早日达到光伏发电占电量比例的全球平均水平。
在等待中央政府的扶持和振兴政策出台的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加快了扶持太阳能产业的步伐。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