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疯狂一时的多晶硅行业还在遭受阵痛,另一新领域——薄膜太阳能已开始受到资本追捧。3月19日,一座耗资12亿元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生产基地将在四川省成都双流县奠基。“相比多晶硅,后者在成本、技术、环保等方面都有优势”,昨日(3月4日),成都旭双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双太阳能)制造部副部长程道振对编辑表示,按照集团的计划,双流生产基地将在今年年底建成投产。然而,薄膜太阳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多晶硅?尽管业界对此看法不一,但据编辑统计,已有多家企业计划在四川共投资230亿元建设生产线。
多晶硅陷入行业性亏损
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多晶硅价格便从最高近500美元/公斤跌到了50美元/公斤,在经历了半年多时间的盘整后,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多晶硅企业并未盼来行业的春天。“春节前多晶硅价格已经跌破了50美元/公斤,现在大家都处于亏损状态。”昨日,四川某知名多晶硅厂副总经理在电话中告诉编辑,以四川多晶硅厂家的生产规模、技术来看,多数厂家的生产成本还高于50美元/公斤,“现在这情形,大家能怎么办?只有熬,想方设法降成本!”
截至去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项目已建、在建或拟建的超过50个,投资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产能将超过23万吨,四川全省多晶硅产能就达1.4万吨,而全国多晶硅需求量在3万吨左右。
关于多晶硅是否过剩的问题曾引起多方争论。去年9月26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0部委正式发布通知,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多晶硅”第一次被列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行业,并将多晶硅定位为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
“由于技术制约,国内多晶硅企业目前只能生产工业级的粗硅产品,出口后经过国外技术加工,再进口到国内。利润都被国外企业拿去了。”四川省新能源促进会一位负责人说。
今年2月,因拖累业绩,通威股份剥离了旗下的多晶硅业务板块。据编辑了解,四川已有部分多晶硅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新光硅业、天威新能源等公司则加紧完善整个产业链,以降低成本。
行业低迷之际,当初曾欲在多晶硅行业大赚一把的企业也介入了薄膜太阳能领域。据了解,天威保变、无锡尚德等公司都已投下巨资,本月,台湾联电也宣布投资25亿元建设亚洲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发电厂。市场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指出,2005年全球晶硅太阳能电池产能比重高达95%,其余5%为薄膜太阳能电池,不过2009年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比重已增长至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