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逢生”开拓国内市场
用 “ 绝 地 逢 生 ” 四 字 来 形 容2009年的中国光伏产业是再恰当不过了。2009年,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中国光伏产业开始了“壮士断腕”般的产业结构调整。
2009年10月24日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加强了对新建多晶硅项目的控制,明确提出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年,同时鼓励多晶硅生产企业与下游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加强联合与合作,延伸产业链。
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多晶硅的生产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我国光伏产业技术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危机中的行业洗牌虽然带阵痛,但大浪淘沙,在此次危机中经受住考验的,往往是那些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这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
在规范产业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亦相继出台“屋顶工程”、“金太阳工程”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强化光伏应用能力。
2009年7月,科技部推动“金太阳认证工程”,明确为500兆瓦太阳能示范项目提供补贴。9月,这一额度又追加到642兆瓦。专家估计,仅“金太阳工程”一项,就相当于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新增500至680M W的光伏装机容量,年新增装机容量250M W以上,将为我国的光伏电池企业每年提供14%以上的市场。
“国家的产业支持政策,有效拉动了国内市场的光伏应用需求,对光伏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实现率先复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李安定说。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