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还对0.69元的低价耿耿于怀,有人则已经变得平和。但无论如何,从这次招标的效果来看,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光伏电价很有可能将定在1.09元上下。
2009年年初,国内一些主流光伏企业曾公开表示,在2012年达到的1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但这次招标无疑打破了他们的“计划”,国内光伏电价将会提前冲击1元定价。中国光伏的平价时代更有可能提前到来。
从记者的采访中发现,大家对价格的争议主要在于:究竟是给企业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来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还是让企业靠自己的实力去竞争,这样虽然残酷,但也许留下来的企业都更有竞争力。
价格已经成为光伏产业在中国发展必须跨过的门槛:2008年,整个行业还在咬定4元不松口,然而金融危机背景之下,急于开拓国内市场的企业在2009年3月就将价格打落到0.69元,这个价格显然是整个光伏行业即将面临的新挑战。
尽管让“刘旭们”乐观的是国家会在光伏项目上放量,但小企业难分杯羹,不少大企业囤积的大量高价硅在没有消化完之前,即使是1.09元的跟标价也会难以承受。而国际需求如果仍难恢复,行业的大整合以及技术的更新换代已经在所难免,否则,1元电价仍将只是这个行业的蓝图而已。
“我们国家的技术与国际先进的技术没法比,差距不是一点点。”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颇为心急,他透露,“正筹划在北京、上海搭建技术平台。”
在石定寰看来,中国光伏产业目前的优势在于人力资源,但技术差距过大。“如果中国市场放开,国际巨头难免也会一拥而入,那么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严峻。”
而低价是否意味着原材料价格成本更低的薄膜电池迎来了发展机会?然而,薄膜电池生产设备的投资过大,以及尚未解决的转化率过低的问题同样在业界存在颇多争议。
也许,低价正是光伏企业技术转型的一个契机。“当然并不一定都要转去做薄膜,但即使坚持做晶体硅电池,也必须改进晶体硅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适应更低的价格。”石定寰说。
而产业链中的水分也许面临更快速的挤干,破产、兼并、重组看起来残酷,而且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与人力看上去远水解不了近渴,但同样有业界人士认为,这样可以剥离掉高昂的设备折旧、高价库存,卸掉包袱,使得中国企业除了人力成本优势之外,还能拥有更多的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编辑:于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