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中国计量院最新测试认证报告,北京曜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钙钛矿/晶硅两端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获得新突破:一平方厘米叠层电池转换效率推高至30.83%,是迄今为止国内最高的认证纪录。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世界各主要区域的能源政策环境趋于利好,全球可再生能源整体需求趋势强劲,近年来光伏装机整体呈现需求强劲、超预期发展的态势。其中,技术的更新迭代是光伏行业能够健康稳定发展的动力,PERC电池技术2015年开始崭露头角,2019年起首次超越BSF技术成为最主流的光伏电池技术,虽然PERC电池技术仍将是未来2-3年主流的电池技术,但是PERC电池越来越迫近其理论极限的事实终究说明电池技术正面临新的技术拐点。
陕西师范大学刘生忠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光调制策略,制备绿色水溶型钙钛矿前驱体(Pb(NO3)2/H2O)。光效应能够显著促进钙钛矿转化,调控卤化铅的微观结构,使钙钛矿按照模板生长,自补偿效应能够解决碘缺乏的问题,同时可消除形态缺陷,减少深能级Pb0缺陷。同时,水的使用可拓宽钙钛矿的工业生产范畴,提高其经济竞争力,有望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
近日,经国际权威机构JET检测认证,极电光能团队研制的756cm²大尺寸钙钛矿光伏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8.2%。这是继今年4月极电光能在300c㎡组件上取得18.2%的认证效率后,在更大尺寸钙钛矿光伏组件上的又一次突破,组件面积放大的同时仍能保持较高的转换效率,再次证明极电光能钙钛矿量产化技术日趋成熟。
在供体和受体溶液中加入溶剂添加剂被认为是实现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有效策略。由于最先进的光伏材料沿着其共轭主干具有噻吩序列,因此在这一贡献中,噻吩类似物2,5-二溴噻吩(HBrT)和2,5-二溴-3,4-二氟噻吩作为溶剂添加剂被开发出来。华南师范大学刘升建、华南理工大学黄飞通过卤代噻吩作为溶剂添加剂调节形态并获得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辅助发电技术已被证明是将太阳能整合到燃煤电厂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但能否将太阳能辅助发电与储热系统结合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由于太阳能的间歇性带来的高成本和挑战,大多数太阳能辅助燃煤电厂在设计时未包含热能存储系统。
研究人员称,四端钙钛矿-硅太阳串联电池的转换效率达到创纪录的30.1%。这一成果是通过将钙钛矿太阳电池与传统的硅太阳电池技术相结合实现的,并在上周于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光伏能源转换大会上公布。
激光图形转印技术(Pattern Transfer Printing,简称:PTP)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的印刷技术,该技术在特定柔性透光材料上涂覆所需浆料,采用高功率激光束高速图形化扫描,将浆料从柔性透光材料上转移至电池表面,形成栅线。
近日,微导纳米交付的全球首条AEP®原子层沉积技术 GW级TOPCon整线项目取得量产效率平均25%的突破性进展,为N型TOPCon电池产业化的进一步提速再添新动能,这也标志着光伏产业迎来了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重庆大学合作,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极化子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日本东芝公司的研究人员报告称,其分层透明太阳电池/硅太阳能原型电池在产量和可靠性方面取得了进展。研究人员公布了一种转换效率为9.5%的透明氧化亚铜(Cu2O)太阳电池,这是迄今为止Cu2O电池达到的最高水平。这是通过扩大东芝在2021年12月公布的前产品实现的。
据外媒报道,巴西光伏系统制造商Sengi Solar公司日前宣布,投资4.4亿雷亚尔(8500万美元)在巴西建立和运营两家光伏组件生产工厂。这两家生产工厂的年产能总计为1GW。
在异质结电池成本构成中,硅片占比最高。而仅次于硅片的核心辅材——银浆,不仅是异质结电池的第一大非硅原料,也是决定电池片成本与导电性能的关键所在。今天,让我们走进康康课堂,聊一聊通往HJT降本提效之路的关键:浆料环节。
全球知名的钙钛矿光伏技术、产业化领军企业纤纳光电近日再传喜讯,公司钙钛矿太阳能小组件在稳态连续输出下的效率提升至21.8%,@19.35cm2,该成果经日本权威机构JET(日本电气安全与环境科技研究所)测试认证。
近年来,伴随着光伏系统降本增效的不断推进,系统电压从600V提升到1000V乃至1500V,光伏热词“PID效应”再一次走近人们的视野,成为了行业关注与讨论的“技术痛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