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关于印发《2025年宁波前湾新区电力保供专项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街道,各有关单位,杭湾供电局,各企业:
为确保我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电力有序供应,切实做好电力保供工作,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网荷互动、空调负荷调控、集中检修、移峰填谷、需求响应、储能及聚合商顶峰等负荷管理措施,特制订《2025年宁波前湾新区电力保供专项补贴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宁波前湾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25日
2025年宁波前湾新区电力保供专项补贴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住经济大盘的工作部署,做好前湾新区(以下简称新区)电力迎峰度夏期间保供电、稳经济、促发展工作,根据《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电力公司关于开展迎峰度夏电力移峰填谷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新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2025年新区迎峰度夏(冬)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以坚持“价格信号引导、前置措施削峰、需求响应保障、用户侧储能示范、有序用电兜底、节约用电助力”为原则,深度挖潜虚拟电厂,调动空调负荷潜力,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实施移峰填谷、集中检修、需求响应等各项举措,力争全域用户侧储能全量接入供电部门数字化管控平台。
一、临时性区域调峰(虚拟电厂)
(一)补贴对象
2025年迎峰度夏(冬)期间,由符合浙江省准入条件虚拟电厂代理并签署代理服务协议的聚合用户、其他接入供电部门数字化管控平台并参与区域性响应的用户。
(二)补贴标准
根据上级邀约、调度指令及杭湾供电公司自发邀约等,按照协议约定响应方式,在响应下达时段内有效响应,有市场出清补贴价格的在浙江省电力交易平台成交价格基础上新区财政另外补2元/千瓦时,区域自发邀约响应补贴单价为2元/千瓦时。补贴金额上限为120万元。
二、V2G车网互动
(一)补贴对象
2025年迎峰度夏(冬)期间,利用具备计量条件的V2G充电桩向电网反向送电的电动汽车用户。
(二)补贴标准
在新区电网存在缺口情况下,由杭湾供电公司提出,经经信局同意后,启动用户邀约工作,对参与反向送电落实响应的电动汽车用户按照1元/千瓦时进行补贴,补贴电量以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记录的客观数据为依据(系统自动记录的反向电量数据),补贴金额上限为5万元。
三、空调负荷调控能力建设
(一)补贴对象
2025年迎峰度夏(冬)期间,注册地在新区,拥有独立用电户号、满足计量采集要求,有效参与全省启动的空调负荷柔性调控的用户(分钟级调控型用户),公共机构及事业单位等原则上不参与补贴发放。
(二)补贴标准
每户给予响应时段压减电量([平均基准负荷-平均实际负荷]*小时数)1元/千瓦时的补贴,补贴金额上限为5万元。
四、工业企业集中检修补贴
(一)补贴对象
2025年7月15日至8月15日期间,注册地在新区,拥有独立用电户号、满足计量采集要求,有效开展全省启动的集中检修方案的用户。
(二)补贴标准
每户响应集中检修且符合省级判定条件的,给予检修时段压减电量([平均基准负荷-平均实际负荷]*小时数)0.1元/千瓦时的补贴,补贴金额上限为20万元。
五、工业企业计划性移峰填谷补贴
(一)补贴对象
2025年迎峰度夏(冬)期间,注册地在新区,企业有效参与全省启动的计划性迎峰填谷且拥有独立的用电户号、满足计量采集要求的工业用电主体。
(二)补贴标准
每户按照移峰填谷的电量([平均基准负荷-平均实际负荷]*小时数给予1元/千瓦时,补贴电量以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记录的客观数据为依据(系统自动计算的有效响应千瓦数),补贴金额上限为50万元。
六、电力需求响应补贴
(一)补贴对象
2025年迎峰度夏(冬)期间,注册地在新区,且拥有独立的用电户号、满足计量采集要求的工商业用电主体,为纳入杭湾供电公司电力需求响应资源池内的工商业企业,相关企业需提前在“网上国网”app完成签约并与供电公司完成告知书签订,在响应前答复响应邀约,并在响应时段有效完成负荷调节。
(二)补贴标准
全省执行电力需求响应期间,对新区有效参与需求响应的电力用户,按照响应的电量([平均基准负荷-平均实际负荷]*小时数)在已获得省级电力需求响应补贴金额基础上额外给予0.2元/千瓦时地方补贴,补贴电量以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记录的客观数据为依据(系统自动计算的有效响应千瓦数),补贴金额上限为60万元。
七、用户侧储能等聚合商顶峰补贴
(一)补贴对象
在新区电网存在缺口情况下,由杭湾供电公司提出,经经信局同意后,启动用户邀约工作。补贴对象为接入供电公司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储能等聚合商用户。
针对低压用户,在电网承担压力需要响应情况下,低压分布式资源应统一服从电网调度,单一台区下,分布式资源连续三个月调度频繁的,供电公司应统筹考虑增容布点等方式进行资源的平衡,对参与统一调度的分布式资源用户实施电力积分补偿,按年度进行兑现。
(二)补贴标准
对参与聚合调控落实响应的储能聚合商项目进行补贴,响应电量按照1元/千瓦时进行补贴,补贴电量以杭湾供电公司数字化管控平台的客观数据为依据,对与供电公司数字化平台等有竞价功能的单位,按竞价给予0.5-2元/千瓦时的补贴,补贴金额上限为10万元。
八、资金来源
补贴费用由财政预算安排在新区经信局“腾笼换鸟”专项经费列支,若执行期间应补贴总额超过上限,则补贴标准同比例下降。
九、拨付流程
执行时段结束后,杭湾供电公司根据完成临时性区域调峰(虚拟电厂)、V2G车网互动、空调负荷、集中检修、移峰填谷、电力需求响应、储能等聚合商顶峰等各项补贴的计算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杭湾供电公司统一向新区经信局提出申请,经经信局审核确认后报财政局按流程拨付至杭湾供电公司,杭湾供电公司核准后以电费预存方式将补贴资金发放至各企业电费账户。
十、其他事项
本办法发文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6年3月1日。
索比光伏网 https://news.solarbe.com/202506/30/390852.html
本站标注"来源:碳索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作品,均属www.solarbe.com合法享有版权或已获授权的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转载、复制、传播等方式使用。
经授权使用者,须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在显著位置标注来源,不得修改内容。违规者将依据《著作权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站保留进一步追偿权利。
7月2日,广东省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激活土地要素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通知》,要求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通过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庄规划调整村庄建设边界、公共服务和公用设施布局,优先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科教文体卫以及具有特定选址要求的产业项目,开展规划评估优化调整用地布局。
今年以来,“双碳”目标加速推进,国家发改委136号文、发改能源357号、发改办体政394号等重磅政策接踵发布,全面深化新能源全量上网,6月1日差价机制电价实施后,新能源电站不再具备保障性托底收购收益,市场化改革成为绿电应用的转型重点。光储市场扩张中,风光固有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特征,让输配平衡难度持续上升,叠加消纳压力的不断增大,电网调节亟需智慧统筹主体参与进来,在此背景下,虚拟电厂应运而生,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结构的完善,数字电厂可完成对电力市场化交易各方的协同管理,运用现代化信息通信及AI控制技术,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通报了经党中央审定的2024年度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结果。截止到2025年7月7日,据不完全统计,中核集团、中国海油、国家管网、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东方电气、中国电建、中广核等获评最高等次。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近日,湖南发改委解读《关于优化我省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政策主要优化内容为:一是优化峰谷时段。午间11:00-12:00由高峰调整为平段12:00-14:00由高峰调整为低谷,预计可释放电力需求300万千瓦;低谷和平段时间连续执行,16:00-24:00为高峰(尖峰)时段,0:00-16:00连续16个小时为低谷时段或平时段;减少尖峰小时数,取消9月尖峰时段,全年尖峰电价小时数减少120小时。二是扩大执行范围。一是100千伏(千瓦)以下工商业用户可选择执行分时电价。
近期,我国局部地区频繁出现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电力供给逐步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期。据了解,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有关部门聚焦提升电力保供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目前来看,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好于去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总体有保障。
进化的力量2年前,笔者对中信博董事长蔡浩的采访中,下了“得国最正”的标签。这家中国光伏支架龙头,步履扎实,朴实坚韧,该学习时学习,该摸着石头过河就在探索中成长。从固定支架红海杀出,做最难的事,赚最难的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行业在政策调整、技术迭代与市场重构的交织中,呈现出“短期阵痛与长期转型机遇并存”的复杂格局,行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折点。生产端,落后产能加速出清,2024年
2025年7月2日-4日 ,泰国东盟可持续能源周(ASIA Sustainable Energy Week)在曼谷诗丽吉王后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光伏行业都处于过度竞争,产能过剩、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频发,为破解发展困局,行业政策重心渐转向引导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经历430、531 两波抢装潮后,我们要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伏、天然气分布式发电等电源类项目,园区内工业企业、公共机构、商业空调等可调负荷资源接入虚拟电厂。到2027年底,培育建设的零碳园区内培育注册虚拟电厂聚合最大可调能力2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