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以隆基创始人、中央研究院院长、CTO这一新身份的公开亮相的李振国表示,“光伏从创新中来,还要到创新中去。光伏行业看起来跌宕起伏,其实背后的实质就是不断在每个大事情、小事情创新当中实现突破,实现进步,也推动了行业大的进步。”
如今,隆基绿能正在BC之路上狂奔,希望占领技术高地的压力不言而喻。其中,2024年10月发布的 Hi-MO X 10 则肩负着在分布式市场攻城略地的重任。
今年3月,这款产品迎来全新升级——基于 HPBC2.0 技术,最高功率可达670W,转换效率24.8%。凭借防起火、防遮挡、防积灰的“三防”功能,一举成为了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热门之选。近日,据公开信息显示隆基Hi-MO X10系列组件已获得全球知名三方检测、检验、认证机构,TÜV莱茵抗阴影遮挡A级认证,再次彰显了隆基在光伏技术领域的持续领先及领跑地位。
这也正是隆基以“小创新”撬动行业大价值的典型案例。
高增长下的行业隐忧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国内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 42%,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然而,快速增长的背后,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特别是在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领域,安全与效率的矛盾尤为突出。
进入夏季后,高温天气日益增多,当光伏组件因积灰、遮挡等原因,部分电池片光照强度降低,发电能力下降,未被遮挡的电池片产生的电流会使被遮挡电池片反向偏置发热,形成热斑。热斑温度一旦超过180℃,极易引燃线缆和接线盒,酿成火灾事故。
据统计,热斑效应导致的火灾占光伏电站火灾事故的35%-40%。上海声屏障、惠州工业园、温州汽车电子企业、永康五金厂等在近期发生的组件起火案例,无不令人触目惊心。
这些事故不仅造成电站本身的损失,更可能危及厂房建筑、生产设备和人员安全。在纺织、造纸、建材等行业,火灾带来的连带责任赔偿往往远超保险理赔范围,使得光伏组件的安全可靠性成为项目投资决策的关键考量因素。
除了火灾隐患,遮挡和积灰问题同样困扰着分布式光伏电站。约95%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都会面临电线杆、树木、通风管道、屋顶炮楼和女儿墙等阴影遮挡的情况。
在安装规划阶段,遮挡物减少了可安装组件的有效面积;在实际运行中,遮挡直接导致发电效率下降,还可能诱发热斑效应,影响组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与此同时,由于彩钢瓦屋面坡度小、高排放企业悬浮颗粒物多、封闭性场景清洗频次低、功能性建筑清洗难度高等因素,使得组件积灰问题严重,不仅降低发电效率,还增加了热斑风险和运维成本。
实验数据显示,遮挡或积灰情况下,传统组件的功率衰减可高达15%至20%,而局部温度也会飙升,这不仅加速组件老化,更极易引发火灾。
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和《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的相继实施,各地也陆续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分布式光伏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格局。消纳瓶颈、技术风险、供应链不稳定、效益不稳定、运维管理等问题也持续困扰着分布式光伏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让高效、优质的产品解决行业痛点及难点,成为了企业发展极为重要的课题。
“小创新”带来“大价值”
面对这些挑战,隆基Hi-MO X10 三防组件凭借创新技术脱颖而出,成为解决市场痛点的有效方案。
作为全球首款且行业唯一同时具备防起火、防遮挡、防积灰功能的组件,Hi-MO X10三防组件创新设计,在每块组件增设21,600个类旁路二极管结构,使单位面积理论发电量较常规TOPCon 组件高出10%以上。
当组件局部被电线杆、树叶等遮挡时,这种创新设计能够引导电流自主绕行受阻区域,将局部温度控制在80多摄氏度。大幅降低了高温风险,从根源上减少了因热斑效应引发火灾的可能性,为电站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该设计还能让电流迅速从其他路径绕道分流,使组件遮挡后的功率损失不足8%,相比TOPCon功率衰减降低70%。
在复杂屋顶结构场景下,Hi-MO X10三防组件仍可多铺设10% 的面积,进一步提升电站发电量。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的海南实证项目报告显示,其在动态遮挡下比Topcon 发电高 11%,静态遮挡增益达 32.63%,有效解决了分布式光伏项目中普遍存在的遮挡难题。
近日山东某实证电站6月9日-6月16日数据显示,三防组件相较于主流TOPCon组件,单瓦发电量可高出3.45%,其中日最高发电量单瓦增益为4.1%
防积灰设计同样展现出隆基的“小巧思”。
针对工商业屋顶光伏组件低倾角易积灰的问题,Hi-MO X10三防组件采用短边无 A 面设计,并通过创新边框工艺优化结构,促进雨水自清洁。
实测数据表明,当积灰带宽度达到9厘米时,常规组件电站整体发电功率损失可达 23%,而 Hi-MO X10三防组件通过自清洁功能,使发电量较常规组件提升2%以上,既减少了热斑风险,又降低了运维成本,同时还具备防积雪功能,适应多种复杂环境。
火爆并非偶然
Hi-MO X10 三防组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更在于为业主和EPC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对于业主而言,虽然隆基HI-MO X10三防组件较其他Topcon组件贵 0.1元/ W,每块组件贵85元,但每年可多发70度电。
以综合电价4 毛钱计算,每块板子每年可多带来收入28元,约3.04 年即可回本。长期来看,稳定的发电量和较低的安全风险,将为业主带来持续的收益。
●对EPC企业来说,隆基HI-MO X10三防组件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其EPC较Topcon 组件单价贵0.1元/ W,每块销售收入多125元,扣除成本增加的85元,每块利润可多40元。此外,每块组件每年运维收入多1.2元,全生命周期30年可增加36元,利润合计76元/块。以1万平米屋顶为例,EPC利润可增加19万。
经过广泛的市场检验,Hi-MO X10三防组件在全国数万光伏电站中成功应用,从北纬12度到北纬40度,从零上40度到零下40度,在各类自然条件下都经受住了严苛考验。无论是钢铁、煤炭等重工业行业,还是其他各类工商业场景,都取得了非常成功的应用效果,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成为当下分布式光伏的最优解。
数据不会说谎。随着“抢装潮”的结束,一季度工商业分布式电站组件排行榜也被公布,隆基绿能以5GW的出货量,名列国内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第一。这已经是隆基连续三年荣获国内工商业领域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一。
创新永不停歇
光伏行业的下一个十年
136 号文的落地,就像一场行业的成人礼,让分布式光伏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而 Hi-MO X10三防组件的出现,不仅是对当下痛点的回应,更是对未来竞争的布局 —— 当技术创新能同时解决安全、效率和成本问题时,这样的创新就有了改变行业规则的力量。
当李振国说出"光伏从创新中来,还要到创新中去" 时,他便已经预见了这个行业的未来形态: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将技术进步成为穿越周期的确定性力量。
索比光伏网 https://news.solarbe.com/202506/30/39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