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提出后,国内各行各业便掀起了一股绿色发展热潮,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被认为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作为业内公认的新兴分布式光伏模式和“零碳建筑”标识,在双碳目标加持下,充分吸引了光伏建筑两大行业、地方政府、资本市场等多方关注。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测算,我国目前既有建筑面积约800亿平方米,同时目前市场上每年新增近一亿平米的采光瓦屋顶面积,一旦走向规模化应用,BIPV市场将进入万亿级别。在这个巨大市场潜力下,隆基、晶科、正泰、天合光能、中信博、东方日升、锦州阳光、拓日新能、阿特斯等传统光伏企业纷纷加码BIPV业务,东南网架、杭萧钢构等巨头也在今年争相跨界入局,BIPV市场在今年出现爆发前兆。
(上表根据2021年公开资料整理,如有遗漏,欢迎补充指正)
而在政策方面,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出台涉及BIPV、绿色建筑的规划性文件,13个省市正在实行相关补贴政策,但各地在规划程度、补贴力度上各有不同,为此笔者进行如下归纳:
(注:文中统计政策均在有效期内)
1、6省市明确提出发展BIPV
正所谓,大国发展,规划先行,行业发展更是如此,在政策上以鼓励、强制等措施发展BIPV、绿色建筑不失为助力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有效办法。在笔者统计的20个省市中,河南、江苏、湖北、广东惠州、河北雄安、内蒙古6地就在规划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发展BIPV形式绿色建筑项目,其中又以江苏、广东惠州、内蒙古最为突出。
江苏省是统计省份中唯一一个对BIPV装机容量进行明确的省份。今年4月,江苏省下发的《关于推进碳达峰目标下绿色城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增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装机容量达500MW,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5000万平方米”。
广东省惠州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则是要求建筑单位在项目建设之初便将光伏系统与建筑系统同时设计。广东惠州在《加快推进全是光伏发电工作方案》中提出,建筑单位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旧建筑改造中均应统筹考虑光伏发电应用,鼓励新建屋顶面积达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商业和公共建筑,按照光伏建筑一体化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内蒙古则要求“建设单位在新建12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和医院、学校、宾馆、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建筑中,将太阳能系统与建筑同时设计,并按照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配置太阳能系统。”
2、绿建规划占比高于70%
去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七部门曾联合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绿色建筑创建行动以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到2022年,各省区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须达到70%。方案一经发布,便按下了全国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的“启动键”,各省区相继制定出台绿建规划目标及占比。据笔者统计,天津市、福建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地区的绿色建筑占比规划均高于中央文件要求。
其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要求的绿建占比最高。在国家层面发文1个月后,黑龙江省住建厅就联合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等6部门在9月16日印发《黑龙江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设计面积占比力争达到70%以上,其中哈尔滨市力争达到90%以上。
天津市占比要求次之,在同年10月20日,天津市住建委、市发改委等9部分联合下发《天津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在国家要求基础上提高至80%。
3、BIPV补贴最高0.8元/度
近年来虽然凭借成本降低与技术进步,光伏行业进入了仅凭市场调节便可良性发展的“无补贴时代”,但相较于纯粹的光伏而言,BIPV仍需要依靠一定的政策补贴扶持,在笔者统计的13个省市BIPV、绿色建筑补贴政策中,北京市顺义区对于BIPV补贴力度最强。
今年5月,北京市顺义区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光伏发电系统推广应用的通知》政策解读,明确顺义区分布式光伏项目补贴按照市级补贴标准1:1比例进行补贴,其中对全部实现BIPV应用(光伏组件作为建筑构件)的项目,叠加2020年11月北京市发布的0.4元/kWh(含税)补贴后,补贴高达0.8元/kWh(含税),在统计的13个省份中补贴额度最高。
13省市绿色建筑补贴文件概要如下:
20省市路绿色建筑规划文件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