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市场 > 正文

上半年光伏产能投资近4000亿:硅料1200亿,电池组件1500亿,硅棒/硅片600亿!光伏玻璃450亿!

来源:黑鹰光伏发布时间:2021-07-06 13:34:59

2021年上半年,供应链剧烈波动下,光伏产业依然延续了此前的扩张潮。

黑鹰光伏统计发现,2021年上半年光伏企业产能层面的投资接近4000亿,亿元以上的重大投资项目多达71个,投资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接近一倍。

其中,单个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59个之多,在100亿元以上的项目达13个,从数量上看,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9.46%和62.50%。

具体到各产业链,上游硅料与中游电池组件环节的扩张最为凶猛:比如上半年公布的十大硅料扩张项目都在4万吨级以上,7个项目在10万吨以上,5个项目总投资额在100亿元以上,十大硅料扩张项目总投资近1200亿元。

2021年上半年电池片与组件扩张项目更是多达34个,其中30个项目投资预算在10亿元以上,前四大项目都在100亿元以上,电池片与组件扩张项目总投资预算近1500亿元。

据黑鹰光伏统计,2021年上半年,光伏企业仅在硅料、电池组件这两大环节新扩张项目投资预算已达2700亿元,占总投资比重达75%左右,其中单个投资在100亿元以上的项目多达9个,占比为69.23%,产业竞争非常激烈。

纵观产业大势,我们明显可以看到,由于光伏外部环境巨变,产业竞争格局日趋激烈,天合、隆基、通威、中环、东方提升、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龙头企业都在加速构建一体化。比如2021年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同时在多晶硅、电池与组件等产业链上都有重大投资布局,前者总投资规模近100亿元,后者总投资规模超250亿元!

我们还看到,在重资产周期长的领域,联合投资大势已至:比如2月份,通威股份与晶科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同投资年产4.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年产15GW硅片项目,以及开展相应供应链合作达成共识;3月份,保利协鑫与上机数控签订一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拟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共同投资建设30万吨颗粒硅的研发及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180亿元;6月18日,新特能源与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签订了《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暨内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书》。

这一切都预示着,光伏风雨二十年,光伏产业格局正经历巨大变化,这也标志着,中国光伏正式步入全新的“竞合时代”,这对未来产业格局或将产生深远影响。

疯狂的硅料:总投资近1200亿

硅料企业无疑是2021年上半年光伏领域的最大赢家。根据PVInfolink数据,2021年6月底硅料价格维持在200-215元/千克区间,相较年初的85元/千克价格涨幅超过135%。

7月1日,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公司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计28-30亿元,同比增长177%-197%,这再度刷新其历史盈利最高纪录。

资本天生具有逐利性。在硅料持续处于紧平衡,及价格持续维持在高位的情况下,老牌巨头都在加速扩张,另外还有更多的资本和新玩家疯狂涌入多晶硅领域。

据黑鹰光伏统计,2021年上半年,光伏企业公布的多晶硅扩张项目多达10个,总投资额近1200亿元。其中,5个项目的投资额在100亿元以上,最大的项目为东方希望的“40万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300亿元;第二名为保利协鑫与上机数控联合投资的“30万吨颗粒硅项目”,以及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公司的“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两者总投资预算均为180亿元。

而投资数量最多的企业还是通威股份,上半年通威股份公布了4个多晶硅扩张项目,总投资额超220亿元。

纵观多晶硅发展史,从2011年开始,我国多晶硅产量排名世界第一,产业竞争力还在不断提高。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统计,2020 年,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为 60.8万吨,同比下降 9.9%;全球多晶硅产量52.1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多晶硅产能在全球产能中占比75.2%,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中国多晶硅产量在全球产量中占比76%,同比提升8.7 个百分点,全球产量前十的多晶硅企业中有7家是中国企业。

可以预期,随着更多产能的快速落地,全球多晶硅产业仍将进一步向中国转移。

中游生死战:电池组件扩张近1500亿

2021年光伏产业链中游电池组件领域进入更为惨烈的博弈周期,未来很多企业将面临生死考验。

一方面,2021年电池与组件无疑是受到上游持续涨价潮的冲击最为严重的环节之一,笔者分析认为2021年很多电池组件制造商可能会出现净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的局面。

另一方面,各路资本、各技术路线的疯狂涌入与快速发展,让这一领域的竞争也变的更加激烈。据黑鹰光伏统计,2021年上半年企业公布的电池组件新扩张项目多达34个,总投资近1500亿元,占上半年光伏总投资规模的比例达41.67%。

黑鹰统计数据显示,除了老牌巨头爱旭股份、晶澳科技、隆基股份、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巨头在电池/组件领域持续投入重金外,还看到一批新玩家的身影,且都来势汹汹,比如冠盛集团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光伏产业基地,中青集团计划投资79亿元建设8GW组件及5GW电池制造基地,和邦生物计划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8GW光伏封装材料及组件项目等等。

同时,我们看到诸如钙钛矿、异质结等新技术也都逐渐进入大规模量产化阶段,万度光能计划投资60亿元建设10GW钙钛矿电池基地,熵熠能源、中建材、江苏淮宁能源分别计划投入50亿、30亿、22亿元投资建设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项目。

实际上,电池片和组件的市场份额已非常集中,大多市场份额在头部企业手中。比如2020 年度,全球前十名电池企业中我国企业占九席,合计产量达到101.1GW,占全球总产量的 61.87%,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而在 2020 年全球光伏组件前十大供应商中,国内企业占八席。根据PV Infolink供需数据库统计,TOP 10厂家总计约114.1GW的组件出货量,占据了2020年 140GW总需求的81.5%。“2021年各大厂家也有相当积极的出货目标,预期全年前十大厂家的市占率将随着大厂们持续大举扩张新产线,TOP 10的市占率预计将占到全球总需求的9成以上。”

在当前的产业格局下,新一轮的产业扩张竞赛,必将加速推动新一轮的产业洗牌,未来谁能成为最大赢家呢?

硅棒/硅片群雄时代: 总投资近600亿

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硅片领域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也是占据市场集中度最高的领域之一。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0年全球生产规模前十名的硅片企业全球生产规模前十的硅片企业均是中国企业,总体产能已经达到 226.9GW,约占全球全年总产能的 91.7%。

如今硅棒/硅片领域的投资规模及速度都还在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硅片双寡头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的战略规划,两者2021年硅片产能预计将分别达到105GW和135GW,约分别同比增长23.53%和145.45%。

即便如此,这也并没有影响新势力的投资热情,如今有产业新势力向龙头之位,发起有力冲锋。据黑鹰光伏统计,2021年企业公布了约11个硅片/硅棒扩产项目,总投资预算为592.36亿元。

其中,前三大项目均为硅片项目,分属于高景太阳能、中环股份和双良节能,投资预算分别为170亿元、120亿元和70亿元,其中高景太阳能和双良节能属于行业新势力,但都来势汹汹,另外上机数控、江苏美科等企业实力也不容小视,这些企业的快速布局,也将对硅片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光伏玻璃新战争:总投资近450亿

众所周知,光伏玻璃无疑是光伏涨价潮最先得益者之一。其在2020年不到半年间,销售价格暴涨近80%,即便这样,市场上也一度出现“一平难求”的景象。

而光伏玻璃双寡头信义光能、福莱特也都赚的盆满钵满:据黑鹰光伏统计,2020年信义光能、福莱特分别创造净利润38.39亿元和16.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88.74%、127.09%,均创企业历史最高盈利记录。2021年一季度福莱特净利润又实现289.38%的涨幅,达8.38亿元,再度刷新同期历史最高纪录。

在这样的局面下,很多企业都加入到了光伏玻璃新一轮的扩张之战。

据黑鹰光伏统计,2021年至今,企业至少公布了12个重大光伏玻璃扩张项目,总投资额近450亿元,前两大项目都在100亿元以上,分属于凯盛科技集团和彩虹新能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进入3月份以来,光伏玻璃价格开始大幅回落:PV Infolink提供的数据显示,光伏玻璃3.2mm镀膜自2020年7月底开始启动,价格从24元/平米上涨至年末的43元/平米,涨幅约79.17%。但从2021年3月开始,光伏玻璃的价格从顶端开始下滑,这一品种的光伏玻璃价格降为40元/平米,4月底价格已经降到了26元/平米。6月第二周最新数据显示,光伏玻璃3.2mm镀膜的价格已经降到了23元/平米,相较高峰期跌去了46.51%。

未来价格变化是否会对上述重大投资项目造成影响?这还需持续关注及验证。

装备/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33亿元

相比其他核心领域,光伏装备领域的新扩张相对较少,2021年只有捷佳伟创和京山轻机公布了两大扩张项目,总投资规模分别为13.31亿元和10亿元,前者主要投资于“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后者主要为“新增高端光伏组件设备生产线以及建立制备异质结和钙钛矿叠层电池核心设备研发机构”。

另外,同时正式进军科创板的晶科能源与阿特斯还计划分别建设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分别为7.5亿元和2.64亿元。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工信部:多晶硅、硅片等环节产量再创新高 行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

工信部:多晶硅、硅片等环节产量再创新高 行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

2023年,我国光伏产业技术加快迭代升级,行业应用加快融合创新,产业规模实现进一步增长。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再创新高,行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

光伏产业多晶硅光伏价格
2024-02-28
硅料、电池片价格小幅上涨  组件需求不及预期引价跌(2023.7.27)

硅料、电池片价格小幅上涨 组件需求不及预期引价跌(2023.7.27)

硅料Polysilicon本周硅料价格小幅上涨,单晶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70元/KG,单晶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68元/KG;N型料报价,最新价格为78元/KG。从供给端来看,近期个别硅料企业出现计划外检修情况,此外,乐山、内

光伏产业链光伏价格光伏市场
2023-07-28
光伏产业供应链价格报告(2023.7.24)

光伏产业供应链价格报告(2023.7.24)

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2023年7月19日的报价,单晶复投料人民币价格为 RMB69/KG,增幅为 2.99%;单晶致密料人民币最新价格为 RMB67/KG,较上周增长了 3.08%。N型料人民币报价从

光伏价格光伏市场光伏产业链
2023-07-27
1.399元/W,通威拟中标国投贵州林业光伏组件采购

1.399元/W,通威拟中标国投贵州林业光伏组件采购

7月4日,国投贵州新能源贵定县德新四寨林业光伏电站光伏组件采购项目候选人公示。据悉,本次组件采购直流侧71.1602MWp光伏组件,单块组件额定功率为575Wp及以上功率的双面双玻N型单晶硅组件。其中,第1中标候选人通

通威太阳能国投光伏价格光伏中标
2023-07-05
光伏产业链低开高走 剥离光伏业务永和智控涨停

光伏产业链低开高走 剥离光伏业务永和智控涨停

10月30日,光伏产业链低开高走,永和智控(流体智控设备及器材制造商)涨停,钧达股份、安彩高科跟涨。近期永和智控计划剥离光伏业务,聚焦阀门、肿瘤放射治疗及新能源电池业务,市场持续关注其未来发展。

光伏产业链永和智控钧达股份安彩高科
2024-10-30
光伏产业链强势爆发,通威股份涨停,宝馨科技三连板,BC电池方向领涨市场

光伏产业链强势爆发,通威股份涨停,宝馨科技三连板,BC电池方向领涨市场

10月25日,光伏产业链整体走强,BC电池方向领涨市场。通威股份涨停,宝馨科技实现三连板,帝尔激光涨逾9%。政策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光伏产业链相关企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光伏产业链通威股份宝馨科技BC电池
2024-10-25
晶澳科技出席2024光伏行业技术创新大会及技术百人会

晶澳科技出席2024光伏行业技术创新大会及技术百人会

9月25至26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2024光伏行业技术创新大会”及“2024光伏技术百人会专题论坛”在安徽滁州隆重召开。会议汇聚政府主管部门领导、权威咨询机构专家以及光伏产业链上下游杰出企业代表,围绕行业技术创新、系统变革、政策走向和全球局势发展情况,分享尖端研究成果,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晶澳科技TOPCon电池无银化光伏产业链
2024-09-27
光伏终见曙光!

光伏终见曙光!

这个冬天漫长的让人以为春天永远不会到来,然而万物皆有周期,属于它的季节终会到来,就像偶尔难免有乌云雨天,但太阳的光芒终将出来一样,利用太阳能的光伏行业在经历了2年的暗黑时光后,也开始露出了曙光,有一些

光伏行业光伏产业链阳光电源
2024-08-04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上半年光伏产能投资近4000亿:硅料1200亿,电池组件1500亿,硅棒/硅片600亿!光伏玻璃450亿!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