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市场 > 正文

近零能耗建筑未来已来

来源:中国建设报建筑半月谈发布时间:2020-08-25 09:41:13

2019年9月1日《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引领性建筑节能国家标准,《标准》将“近零能耗建筑”这一概念置于聚光灯下,引起业内广泛讨论。

“建筑物迈向‘更舒适、更节能、更高质量、更好环境’是大势所趋。”《标准》主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表示,“建筑节能工作减缓了我国建筑能耗随城镇建设发展而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并提高了人们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质量。”

“零能”不是“零能耗”

能效指标是判别建筑是否达到近零能耗建筑标准的约束性指标。《标准》指出“近零能耗建筑”的建筑能耗水平应较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降低60%~70%。

“建筑节能工作经历了30年的发展,现阶段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已经全面普及。”徐伟表示。从1986年至2016年,我国建筑节能经历了“三步走”,即建筑节能比例逐渐达到30%、50%、65%。目前,65%的节能目标已基本普及,部分省市已经全面实行建筑节能75%的标准。“在建筑迈向更低能耗的方向上,基本技术路径是一致的,即通过建筑被动式设计、主动式高性能能源系统及可再生能源系统应用,最大幅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徐伟坦言,建筑能耗的60%甚至70%是由采暖、空调而耗费的。因此,可以采用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和非化石能源减少甚至取消因采暖、空调而耗费的能源。在此基础上,再配以节能设计、节能工艺、科学运行管理,从而实现建筑节能的近零能耗。他强调,“零能”不是“零能耗”,因为“‘近零能耗建筑’不是不产生能耗,而是它产生的能源和消耗可以平衡掉”。徐伟表示,“近零能耗建筑”可以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建筑本体、周边、外购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使可再生能源全年供能大于等于建筑全年全部用能。

多省绘制产业蓝图

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半壁店村的“零舍”是一座近零能耗建筑。在“零舍”1米厚的墙内,不仅有两层普通墙,还有两层保温层,这犹如是给房子加上了一层棉被。房顶之上还覆盖着灰黑色的瓦片。“这种瓦的名字叫做汉瓦,它和阳光房顶棚一起发出的电能,能够满足屋子里所有电器设备所用的电能。”工作人员表示,“400平方米的房子,全年都不用交一分钱电费,还冬暖夏凉。”

像“零舍”这样的近零能耗建筑在全国并不是个例。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建设示范,到2020年,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1000万平方米以上。随后,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和吉林等省市推广的政策和技术标准陆续出台,在财政补贴、非计容面积奖励、备案价上浮和绿色信贷等方面提出了政策优惠,黑龙江、上海、天津等省市也先后出台了相关技术标准。截至2019年12月,7个省及自治区、13个城市共出台28项超低能耗建筑激励政策。

“我国近零能耗建筑已从试点成功向示范过渡,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徐伟表示,已建成的近零能耗建筑主要集中在以供暖需求为主的地区,分布在逐渐扩散。而在积极推进近零能耗建筑的过程中也需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畏难情绪,二是过于冒进,这需要科学稳妥地分步推进。”

未来已来

毋庸置疑,高性能节能建筑的时代已经到来。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建筑能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必将成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实现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近零能耗建筑的成本每平方米比普通住宅要多600~1000元,但是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个成本必然会下降。”在徐伟看来,“任何一个技术替代前一个传统技术,价格总是从高到低的,就像手机从2G发展到当前的5G一样。”徐伟表示,作为一个集成系统工程,发展节能建筑需要大幅度提升节能产品和设备的性能,进行产业的升级换代,要支持节能门窗、保温材料、新风热回收等关键部品和设备的发展。他坦言,近零能耗建筑在施工工艺上与传统建筑有很大不同,部分近零能耗建筑的能耗设计值与实际运行监测值之间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是我国近零能耗建筑的施工过程依然存在着缺少合格的施工人员、质量控制不到位,无热桥、高气密性和保温隔热施工工艺不达标等问题。

“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起步虽晚,目前发展也并不普遍,但是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徐伟自豪地表示,“我们相信,中国有条件迎头赶上,与国际先行者并跑,甚至是实现领跑。”

责任编辑:肖舟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广州:到2035年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成为全国发展样板

广州:到2035年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成为全国发展样板

8月24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广州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35年,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实现全域高星级绿色建筑全覆盖,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成为全国发展样板。建筑领域碳排放稳中有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空间品质优良,岭南特色鲜明,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低碳水平成为全国先进标杆、湾区引领示范。

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近零能耗建筑
2022-09-06
透明太阳能玻璃将于2020年发售

透明太阳能玻璃将于2020年发售

2020年5月,NTT Advanced Technology宣布已与日本inQs签订独家国内销售合同,用来销售无色透明的光伏元件「SQPV(SolarQuartz Photovoltaic)。此元件为透明玻璃设计,同时可以作为高性能建筑玻璃使用。具有吸收红外线

玻璃零能耗建筑
2020-10-16
近零能耗建筑未来已来

近零能耗建筑未来已来

2019年9月1日《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引领性建筑节能国家标准,《标准》将近零能耗建筑这一概念置于聚光灯下,引起业内广泛讨论。建筑物迈向更舒适、更节能、更高质量、更

零能耗可再生能源发电
2020-08-25
案例分享 | 2020年首批近零能耗建筑测评项目技术路线全解析

案例分享 | 2020年首批近零能耗建筑测评项目技术路线全解析

我国近零能耗建筑经过10年的发展,《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测评标准》T/CABEE003-2019的已经实施,以国家标准形式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指标、检测、评价体系,试点示

近零能耗建筑BIPV光伏发电
2020-08-24
甘肃:​撤销4家光伏企业电力业务许可

甘肃:​撤销4家光伏企业电力业务许可

公告称,为进一步做好发电企业许可条件保持常态化监管工作,甘肃能源监管办于8月29日印发《关于甘肃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管理人员违规兼任情况的公告》(甘监能资质〔2024〕137号),责令甘肃电投河西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82家发电企业限期整改。截至目前,甘肃山丹协合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4家发电企业(名单见下表)逾期未完成整改,不能持续保持应当具备的许可条件。

发电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
2024-10-15
山西: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在项目建成后应主动建档立卡

山西: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在项目建成后应主动建档立卡

9月9日,山西能监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档立卡、绿证核发数据归集和异议数据处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在项目建成后应积极主动、及时准确建档立卡,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成并网一个月内,由项目业主完成建档立卡信息填报,对已并网但未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项目业主要尽快填报。项目相关情况发生变化或正常寿命到期不再并网发电后,发电企业第一时间变更建档立卡信息,并对建档立卡的数据质量负首要责任。

可再生能源发电绿证核发
2024-09-11
华东能监局:150家发电企业存在管理人员违规兼任问题

华东能监局:150家发电企业存在管理人员违规兼任问题

近日,华东能监局发布了上海市、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管理人员违规兼任情况,截至2024年8月21日,上海市、安徽省共有150家发电企业存在管理人员违规兼任问题。

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业务
2024-08-27
章建华: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面临的形势,挑战与重大意义

章建华: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面临的形势,挑战与重大意义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在《时事报告》发表署名文章,提出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入工作,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章建华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发电
2024-07-29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近零能耗建筑未来已来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