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显示,6月22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已先后完成19组36家企业重组。煤炭等能源领域央企整合或将继续成为今年相关工作的重点。
央企煤电结合、煤炭整合或成为趋势
今年以来最大宗的央企合并重组,莫过于“国电集团”与煤老大“神华集团”结合。同时,国资委研究中心4月21日在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中发布《2018中国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报告》指出,2018年中央企业将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可以看到煤炭、电力榜上有名。
此外,2018年1月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2部委曾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煤炭企业之间实施兼并重组。推进中央专业煤炭企业重组其他涉煤中央企业所属煤矿,实现专业煤炭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鼓励各级国资监管机构设立资产管理专业平台公司,通过资产移交等方式,对国有企业开办煤矿业务进行整合。支持煤炭企业由单一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加快专业化公司建设,推动煤炭产业迈向中高端。
对此,有券商研报认为,《意见》明确继续推进中央专业煤炭企业重组其他涉煤中央企业所属煤矿,意味着涉煤央企煤炭资产兼并重组的进程在2018年可能加快,11家未涉及煤电一体化的涉煤央企可能成为整合标的。
煤炭下游产业(化工、发电)的困境
央企重组频繁提及煤炭的背后其实是我国煤炭产业的困境。众所周知,煤炭的用途主要是化工和发电,但目前这两个领域的日子都并不好过。
微能网在之前发布的华电集团拟1元"甩包袱" 旗下煤化工公司资不抵债,煤化工出了什么问题?(点击查看详情)中分析过,煤化工行业与石油化工存在高度竞争关系,因为在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走低,而煤价相对处于高位,导致国内煤化工行业受到石油化工挤压。相同的原因导致了煤电企业的燃料成本过高,运营困难,甚至出现了原五大发电火电集体亏损的情况(点击查看详情)。
煤电结合体现优势
从《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8》(点击查看详情)可以看到国家能源集团受益于原五大发电之一“国电集团”与煤老大“神华集团”合并重组,成为五大发电中唯一一家2017年火电业务盈利的企业。煤老大“神华集团”凭借煤电联动的产业优势,顶住了高位煤价的压力。这证明了在某种程度上煤电结合的优越性。
未来能源形势决定了煤炭央企将整合扩大规模效应
能源电气化是必然的国际趋势。根据《BP世界能源展望(2018年版)》显示,从现在到2040年,世界能源结构将呈现最为多元化的态势,同时,全球将持续电气化——从发电侧看,近70%的一次能源增长用于电力生产;从消费侧看,电力需求的增长比其他能源快3倍。
在世界能源电气化、可再生化的背景下,未来火电将成为电力供应的保障性手段,煤的作用将有发电为主转向化工用途为主。根据国家电改的整体思路——管住中间,放开两端,未来在发电侧更重要的,更带有市场竞争性的将是可再生能源发电。而煤炭作为保障性供电手段将更多地掌握在国家手中。也就是说,当初国家将国家电力公司的火电业务拆分为五大发电集团的主要使命——引入火电竞争机制已经趋于完成。正所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未来的火电可能会重新聚拢,更多地由新重组的国家能源集团负责。而其它几大发电公司将逐步向新能源转型。
在可再生能源逐步侵蚀火电市场的同时,我国的整体电力需求可能也将随着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减少。微能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分析过五大发电当前火电装机能供应2050年全国需求,火电已经没有增量市场(点击查看详情)。随着火电整体规模的缩小,国家对煤电行业央企进行合并重组扩大规模效应,或者说是保持规模效应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笔者对煤化工领域了解的不是很多,但是随着煤的主要用途从发电到化工的过渡,以及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煤炭本身的需求量可能也是下降的。何况依照现在国际化石燃料的市场行情看,煤炭还面临着石油和天然气化工的强力竞争。所以笔者认为,通过央企重组整合煤炭企业应该也是有着扩大(保持)规模效应的考量的。
总结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本轮能源行业央企的重组是有着比较充分的现实意义的,是根据市场变化以及世界能源形势作出的调整。绝不是简单的“合而后分,分而后和”的游戏或者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