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的大别山区,烈日当空,骄阳似火,连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都在身后隐约带起一缕缕白烟。然而对于生活在金寨县的贫困户来说,这炙热的阳光却实实在在地照亮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位于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在这个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的地方,11支主力红军队伍先后在此组建,59位开国将军从这里走出,10万儿女投身革命。然而,同样是在这片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68万人口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13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2.8%。贫穷,曾经一度深深困扰着这个地区。2014年初,县委、县政府创新实施光伏扶贫工程,走出一条“产权跟着股份走、收益随着贫困走”的可持续精准脱贫之路。截至2017年底,全县共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99.69兆瓦,总投资14.28亿元,其中政府投入5.81亿元,融资7.03亿元,企业捐赠1.44亿元,发电收益2.31亿元,助力实现8.97万贫困人口脱贫、17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6.79%,光伏扶贫为全省乃至全国产业扶贫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被列为全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
敢为人先的积极探索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区,是典型的深山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很多乡镇村常年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扶贫没有抓手,脱贫缺乏路径,山区百姓也陷入了“坐吃山空”的窘境。2014年初,县委、县政府多方调研,反复论证,发现光伏产业具有光明前景,投资回报率较高,而且操作简单,便于维护,收入稳定,一次投资,长期受益,是非常适合当地贫困家庭的扶贫项目。同时金寨县的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日照2100小时,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4800兆焦耳/平方米,成为该县开发和利用光热资源的先天优势。于是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当时国家大力扶持光伏产业的政策红利,迅速启动“光伏扶贫惠千家”项目,开始为贫困户和光伏发电“牵线搭桥”。
2014年初的试点阶段,金寨县在不同方位选择了8户试点,综合考虑投资收益、筹资能力、安装条件等因素后,设计确定到户光伏电站装机规模3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每户投资2.4万元,实现年发电收入3000多元。
位于金寨县西北部的双河镇,平均海拔350米,境内重峦叠障,群山环绕,是典型的山区乡镇。2014年11月,双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和支持下,在各村统一建设了60千瓦光伏电站,同时,为节约成本,便于管理,综合利用土地,最大程度增加收入,该镇在立地条件最好、光照时间最长的双河镇原砖厂废弃地上建设集体经济光伏产业园,于2015年4月并网发电,将全镇11个村集体经济光伏电站集中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收益由镇统一分配到村。
村集体光伏产业园的建成,较好的改变了该镇村集体经济空白、较弱的现状,有效改善了村级“无钱办事”的问题,提高了村级服务群众的能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据测算,村级光伏集体经济产业园年发电约80万千瓦、创收约80万元,使每个村集体经济创福公司年增收约7万元。在建设集体经济产业园经验的基础上,该镇又先后建设了三期共占240亩的光伏产业园,总装机容量达7.6兆瓦,建设资金通过银行融资、企业扶贫捐助、扶贫资金投入等渠道筹集,光伏产业园规模进一步扩大,初步形成了光伏景观,社会效益进一步显现。目前,光伏产业园与洪学智故居、国家健身步道景区呼应对接,配套农家小院、观光长廊等旅游设施建设,打造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观光带。
因地制宜的扶贫路径
试点阶段的良好效果和稳定收益不仅坚定了县委、县政府实施光伏扶贫的信心,也让广大贫困户看到了脱贫的希望。2015年,金寨县开始全面推广光伏扶贫到户项目,当年新建5795户贫困户户用光伏扶贫电站。分村建设装机规模1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每年有10万元固定收入。
“晒着太阳就能挣到钱,这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虽然现在是大夏天,我也盼着天天都不下雨呢!”金寨县桃岭乡龙潭村52岁的贫困户韦光笑呵呵地说。通过持续不断地推动实施,如今的光伏发电产业让毒辣的阳光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钞票,也让贫困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受益。
围绕“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总目标,金寨县精准选择扶贫对象,按照贫困户申请、村级评议公示、乡镇核查、县组织抽查等程序,科学合理确定项目贫困户,并优先保证最急需扶持的贫困户。为了合理筹措建设资金,该县采取由贫困户自筹0.8万元,政府及企业承担1.6万元,产权归农户所有,对无力自筹资金的贫困户,通过互助资金,小额贷款,社会帮扶等途径解决,借贷款从光伏发电收益中逐年偿还,县财政给予贴息支持。
针对山区地形复杂、农户较为分散的现状,金寨县在光伏发电站建设中,充分考虑地形、光照、地质灾害等复杂因素,形成三种模式。分户式电站,即在贫困户屋顶或房前屋后空闲地建设户用光伏扶贫电站。全县共建成7803户、每户1座3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每座电站投资2.4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扶持8000元、企业捐资8000元、贫困户自筹8000元。村集体式电站,通过每村投入74万元,分村建成装机规模1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村集体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入主要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兜底贫困户的临时性救助。联村式电站,针对没有安装条件的贫困户,采取村村联建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规模14.5万千瓦,用于贫困户参与光伏扶贫电站入股分红,覆盖全县1.8万余户贫困户。
春风化雨的脱贫成效
2016年,金寨县在前两年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提升力度,不断激发光伏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动作用,如今在金寨县的各个贫困村,光伏发电项目基本能够实现光伏发电收益、土地流转收益、就近务工收益、产业发展收益等四项收益。
地处安徽、河南两省结合部的梅山镇小南京村,位于县城近郊,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突出,2014年,该村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将光伏发电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发展、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点项目来抓。
该村大冲组村民王合术,就是通过分布式光伏扶贫受益的代表之一。老王今年70岁,儿子智力低下,父子俩共同生活,曾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5年,当地政府帮扶安装3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一座,投入24000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解决8000元、企业捐赠8000元,从扶贫互助金中为贫困户提供无息贷款8000元。电站自2015年6月并网发电,年发电近3000千瓦时,实现年稳定增收3000元左右。如今老王在镇村的帮助下通过办理小额贷款开始养鸡,并被聘请为电站管护员,已2017年底实现脱贫。
该村光伏农业生态园项目是金寨打造“安徽新型能源基地”、创建“全国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县”的支撑性项目。该项目由信义集团投资建设,规划面积3721亩,总投资26亿元,建设内容为20万平方米光伏农业智能温室大棚和180MWp光伏地面电站。项目于2014年4月底开工建设,9月27日并网发电,项目年发电量2.2亿度,发电年产值2.2亿元,加之规模化的种植、养殖收入,年产值近3亿元,年提供税收3000多万元,该项目还流转了781户农户承包经营的滩地,每年每户从每亩土地上获得净收益650元,同时这个项目还可提供700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稳定增收,平均每户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由于该项目是国内单体最大的光伏发电站,规模宏大,风景独特,加之现代农业生态园坐落其中,已吸引大批旅客纷至沓来,一睹为快,小南京光伏农业生态园已成为新的旅游观光点和群众收入新的增长点。
2014年,小南京村获得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称号,2015年成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6年成功争创国家4A级景区。三大主导产业的迅猛发展,实现群众人均将年增收1200元,实现了兴业富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