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自实施“大气十条”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改善,PM2.5浓度下降了33%。
随着2018年省级地方两会的召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成为全国关注热点。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中国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舞台上将扮演怎样的角色?2018年全球环境趋势是否得以改善?
全球环境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于1月26日在北京举办了“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的全球意义:2018全球热点观察”研讨活动。
来自清华大学、环保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部委和机构的专家学者讨论交流了中国经济转型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并对全球未来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空气污染仍是2018全球可持续发展重点
目前,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正在面临着两个非常重要的议程:一是联合国在2016年推出的2030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二是《巴黎协定》进入全面落实和实施阶段。
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的何建坤院长认为,要达到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要把这两个议程一同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进行考虑,以协调经济发展和二氧化碳减排之间的关系。
去年我国提出2035年初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一大重点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中国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践可以为全球经济的转型提供中国的方案和中国的智慧,何建坤说,“引领全球能源的变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全球实现气候适宜性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发挥一个大国的引领性作用。”
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出现了2%的增长。中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在2014-2016年基本上没有上涨,但2017年的排放增加了3.5%。
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兼常务董事Manish Bapna认为,“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很严重的问题”,因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会导致极端天气的出现,比如去年北美的飓风、印度的洪灾和中国北方的旱灾等。
“我们知道2018年中国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这是中国的众多举措之一,我们想知道未来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会继续往上增还是会往下降,还是会继续持平。”
在众多环境问题中,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仍然正在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五大环境热点
在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兼常务董事马尼希•巴布纳(Manish Bapna)看来,2018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将聚焦空气污染、石油燃料、气候行动、水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等五大热点议题:
应对空气污染:全球每9例死亡中就有一例是因为空气污染,这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环境健康威胁,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如何治理空气污染得到广泛关注。各国政府将如何继续应对这一挑战?科技发展又能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
石油燃料的未来:油价创历史新高,全球前十二家收入最高的公司中有五家都是石油公司。然而全球对新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引领电动汽车市场,欧洲多国也宣布禁售燃油车路线图,连石油巨头也开始进军新能源市场、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石油燃料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全球气候行动:今年是气候变化的关键一年,各国将在《巴黎协定》基础上继续努力,为实现气候目标提出更强的国家承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亟需迅速降低。中国启动碳市场,未来气候行动将如何进一步开展?印度的可再生能源增长是否会保持稳健增长?美国非国家层面气候行动是否会继续加强?
水压力管理:全球水压力不断增加,预计到2040年全球将有33个国家面临极端水压力,这对粮食生产、乃至地区安全局势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今年联合国安理会可能开始探讨一项气候决议,研究水资源与气候及安全方面的联系。如何运用大数据等方式更好地帮助政府和企业管理有限的水资源?
海洋环境:白化已导致全球一半的珊瑚礁死亡,每年近9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加上渔业资源枯竭等诸多问题,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实现可持续的蓝色经济日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面对价值24万亿美元的海洋资产,政府、企业、多边组织将采取怎样的保护行动?
巴布纳对中国的环境发展状况非常关注。作为国际组织,他欣喜地看到中国在实施“大气十条”治理空气污染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行清洁能源上起着积极的全球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首要挑战。他认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在推动自身转型发展的同时,也正在促进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走上高质量、可持续的新路子具有国内国际的双重意义。我们期待看到一个崛起的中国在世界可持续发展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