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打算由格力电器全资收购珠海银隆,结果议案被股东大会否决。但董明珠不肯罢休,以个人名义入股银隆,据说是“全部的资产都投了进去”,总资金额约为10亿。
董明珠的这份“情有独钟”,让珠海银隆名声大噪,也给当下发展火热的储能产业加了一把火。但对储能产业,董明珠真的懂么?储能产业发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健康发展?
昨天(5月23日),由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指导、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7”在北京开幕,已是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登台,对储能产业发展讲了很多“大实话”。
杨院士本来是搞核试验的,66岁时开始研究液流高能电池。“当时指标是300瓦时每公斤,国内没有单位愿意承接,我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因为工作需要来开展的。”杨院士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
这一跨界,让杨院士变成了懂电池的大专家,20年来根据技术发展进程和军用民用新要求,主导开发了不同的储能技术。华夏能源网(微信号sinoergy_com)特别将老院士的发言整理、编辑如下,以飨读者:
化学储能范围广阔,博大精深,今后的发展前途无量。化学千变万化,储能电池也是千变万化的。
2016年储能事业有很大发展,特别是我们化学储能装机容量规模、品种都有大发展。今天我想就化学储能的历史责任和机遇讲三点意见。
一、化学储能的历史责任
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和工业废气排放,使温室气体增加,加剧自然灾害发生,危及地球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共创低碳绿色世界成为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
发展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是最好的出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必须以储能来克服,化学储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事实证明,也有能力承担这样的责任。2016年我国化学储能事业开始大发展,开建了十兆瓦以上的铅炭电池储能电站总容量超过300兆瓦时,最大的100兆瓦时,使用锂离子电池,总投资35亿的铅炭电池立项,这是世界规模的壮举。
此外,在电动车和无线通讯基站中,化学储能也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这些领域中成百万千万单元累计起来,总规模十分巨大。今天特别强调化学储能应该而且可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从分布式微电网做起,尽量为主电网服务,推动绿色能源发展,造福全国人民和子孙后代。
二、针对大规模需求发展新技术
大规模储能要求具有十大性能,这十大性能第一位的是高安全性,第二位要求高转换效率,长循环寿命,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第三位的要求就是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可耐寒热,高比能量,高比功率。
化学能源工作者的任务是追求十全十美的储能技术,现有电池技术要不断改进完善,充分挖掘潜力,向十全十美逼近。我们更要大力创新,提出并研究具有十全十美的新能源体系,我国近几年新电池体系发展加速,出现了几种以不同化合物为整体的体系,表现出可喜的发展前景。研究十全十美的新电池一定要实现,也一定会逐步实现。
三、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由政府领导建立蓄电池安全评价体系。
蓄电站有大量的能量,有的电池还有易燃物,在充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蓄电站是否安全不是建造者自己说了算,不能含糊地定性评价了事,应该定量分析事故概率。
现在核电站要求事故概率小于10的负五次方,一个反应堆一年的事故概率是10的负5次方;大飞机要求灾难性的概率小于十的负九次方,蓄电站应该建立自己的安全评价体系。
二是建议蓄电站包括电动汽车建立维护保养制度。
蓄电池必须得维护,有的电池号称免维护,实际相对过去单体电池在一定使用条件下需要频繁维护而言,但多个电池串并联使用时情况不同,所以免维护是相对的,需要维护是绝对的。
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观念,从而改变错误的电池组免维护使用习惯,建立维护制度和维护规范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三是建议有计划培养各种层次的蓄电站及电动车的专业技术人才。
电池是高技术,高科技产品,蓄电及其充电是精细的电科学过程,串并联使用电池组在外界的影响下情况更为负责。为了适应蓄电站的快速发展和客观形势需求,我国需要不断培养一大批专业的蓄电站设计和建设人才,需要更大一批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蓄电站专业维护人才。
未来的主力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储能要与之同步发展。电池储能是重点,未来的电池层出不穷,性能将按照规模储能和车船动力的需求不断改善。未来的蓄电事业一定兴旺发达,未来的蓄电人一定能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FR:华夏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