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措施虽增加了成本,但插秧机和高达2.7米的收割机却可以通行无阻,提高了生产效率,将光伏与农业完美融合。
同时,该基地50亩的油菜地与“光伏稻”形成“一茬油菜一茬稻”的模式,油菜收割后,种植水稻,如此循环,收益可观。
据了解,为实现光伏水稻不减产,协鑫新能源在项目设计阶段就聘请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专家共同确定水稻种植方案。同时,协鑫集团与江南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开展“不减产农业光伏”合作课题,也取得成效。2016年11月,江苏省、盐城市农委及农科所的5位专家基地“光伏稻”进行测产,亩产达到591公斤。
光伏农业成农民钱袋子
王梅芳家中6口人,其他5人均外出务工,她家将6亩地租给基地,每亩可获得1100元/年的地租,她也偶尔过来做钟点工。“只要基地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王梅芳说,如果愿意,还可以承包基地一些土地,每亩可获得1200元/年的承包费。
杨德琴是该基地的钟点工,而她的丈夫,则在另一边的扩建基地做施工维护,“我做钟点工120元/天,我老公200元—300元/天,顾得上家,又能赚点钱。”北堆村多为45岁以上的留守妇女,家中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多出外务工。基地工作的多为东沟镇就业比较困难的贫困家庭,通过在该基地务工,当地约100名农民以承包、务工的形式实现就业增收。
该基地的15MW农光互补光伏电站于2015年11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1月31日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约1800万度。江苏省公司农业管理部经理陈道广介绍,企业在光伏发电方面的效益很清晰,一亩地150度—160度/天,综合效益在3万—3.5万之间,用以反哺农业。
“在条件具备的电站推广‘光伏+’农业,普及农光互补的生态效益和节地收益,基地正在形成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东沟范本’。”陈道广说。
“光伏农业是科技创新催生一光两用、一地两用的富农兴农新途径。面对农光互补这一新事物,建议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农业部等部门联动发文,对光伏电站的支架高度、阵列距离、地面受光、桩体类型等制定出强制标准,为光伏农业与光伏扶贫营造良好的用土政策。”张耀邦说。
在基地之外,满眼望去仍是荒草丛生;基地之内,一个个身影,正忙碌在希望的田野上。
FR: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