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不少人士告诉记者,“这无疑预示着储能春天来临,相信会有大量的企业涌入,而储能市场将因此进一步打开。”
国家对储能重视升级
《指导意见》指出,储能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技术;是构建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新业态发展的核心基础;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指导意见》中许多提法均为国内首次。
“这是一份比较详细、全面的解读方案,比此前的储能文件要完善、清晰得多。”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大连融科储能副总经理张华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件中对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作用表述清楚。对储能在参与电网调峰、调频、备用、需求侧响应、黑启动,在推动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转变中的重要性上升到很高的高度。
“一定要看到储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去年因为弃风、弃光、弃水导致的电力浪费就达到了1300多亿度,这是什么概念呢?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是800—900亿度,其中的浪费可想而知。因此要治理雾霾、要杜绝可再生能源的浪费就要支持储能发展。”张华民进一步指出。
《指导意见》的出台,在北京睿能世纪CEO牟镠峰看来,是在去年6月出台的《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基础上更进了一步。“是从推动储能产业发展的角度制定的综合措施,包括技术研发、应用开发、补偿模式和机制、市场建设等方面,综合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我认为如果说去年的通知代表国家能源局对储能技术的‘认可’,这份文件则代表了国家能源局对储能技术的‘期望’。”牟镠峰对记者坦言。
近年来我国储能呈现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抽水蓄能发展迅速;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铅蓄储能、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等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加速;储热、储冷、储氢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国储能技术总体上已经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电力储能装机总规模约24.2GW,占电力总装机的1.5%,其中化学储能189.4MW。2016年以来,我国化学储能项目进入加速建设阶段,年增长率超过34%。
《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十三五”期间储能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十四五”期间实现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储能发展涵盖5大主要任务:储能技术装备研发示范工程、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工程、电力系统灵活性稳定性提升工程、用能智能化水平提升工程和储能多元化应用支撑能源互联网发展工程。
在申万宏源新能源分析师韩启明看来,提出的上述两阶段目标以及实施重点示范工程很切合实际。“第一个阶段实现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目前来看已经达到;第二阶段要实现规模化发展也可行。因为任何行业的发展,随着规模效应、成本降低等推动,终将迎来规模化的发展。”韩启明告诉记者。
更为关注补贴、补偿机制
中国储能技术近年迎来大发展,但与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对储能补贴不同,我国对储能技术没有相应的补贴且缺乏配套支持,成本高、经济性差成为业界绕不开的话题。
对于业内普遍关心的储能补贴问题,《指导意见》多处提及。明确提出将先进储能纳入可再生能源发展、配电网建设、智能电网等专项基金支持范围,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研究出台针对性补偿政策,研究建立分期补偿和补偿退坡机制,同时建立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市场化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
在牟镠峰看来,《指导意见》中多处提到了补偿,这反映了当前储能技术在电力行业推广中面临的核心问题,即储能技术价值得不到合理的收益体现。“而在我国当前电力体制下,采取补偿的方法可能是短期内比较有效的培育市场的方式。”
“这份《指导意见》介绍得很全面,但还需要具体细化,还要进一步明确待遇细则。比如,储能在容量市场,作为调峰电站,要参考抽水蓄能,一定要有配套的细则出来,企业才能更好地操作实施。”张华民表示,“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储能补贴,要认可储能的价值所在。”
“《指导意见》对于储能行业发展给出了非常好的定位和规划, 关键还在于这些宏观政策如何落地,比如行之有效的补贴方式。现在北京市发改委新能源处正在研究微网储能补贴,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等相关主管部门都在研究储能相关补贴政策,如果顺利的话,今年可能就会出台。”北变微电网总工程师孔启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加速制定储能行业标准
《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除政策支持、研发示范、统筹规划不足外,技术标准不足也是一大掣肘。
“仅个别储能技术标准,尚未形成产业标准化体系,更谈不上根据标准对储能产品进行检测认证,不仅制约了储能产业规范化和规模化生产,也降低了市场用户应用储能技术的积极性。”《指导意见》中如是说。
为此《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储能安全与环保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储能系统开发应采用标准化通用性及易拆解的结构设计,协商开放储能控制系统接口和通讯协议等利于回收利用的相关信息。
“从这份文件来看,目前来看最切实可行的是监管层联合制定储能技术标准。”韩启明认为,“储能商业化要加速发展,就必然需要额外助力,比如专项财政,但是补贴何时出台尚属未知,相比之下,标准容易做。现在投资主体较少,标准化问题还不突出。但随着储能发展快速提升,对标准的需求将越发迫切。”据了解,目前已经有独立的第三方开始制定储能标准。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球电力储能装机总规模约168.4GW,占全球电力总装机的2.7%。中国作为全球储能市场中的重要一极,随着储能的政策力度不断加码,市场机制逐步理顺,多领域融合相互渗透,装机规模快速增加,储能无疑将迎来一片姹紫嫣红。
FR: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