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近期,受补贴政策等因素影响,国内光伏市场再起波澜,大多数光伏企业不得不以减产、停产,来应对需求量骤减的行情。此时,同处在光伏产业链上的环太集团,却连着开了两场科技成果鉴定会。
环太集团创立于1988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从一个生产复合肥的企业,嬗变为制造超g兆瓦太阳能晶体硅片中国硅片切割“第一人”,并形成了年产3亿太阳能硅片、350万片蓝宝石衬底生产规模,是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及新能源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此次企业研发的金刚线切割硅片和无黑边多晶硅片通过鉴定,也标志着他们在多晶铸锭、金刚线切割技术领域,走在了行业前沿。
这对于订单充足、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环节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多晶车间里,180多台铸锭炉被海归博士路景刚“一键掌握”——在电子显示屏完成了加热、抽真空等程序。“这叫‘配场’,72小时后硅锭出炉,就会进入开方、切片环节。采用金刚线切割新技术后,每公斤硅料可以出片60片,厚度可小于170微米,产能与传统的砂浆切割相比提升了110%。”他为记者算了笔降本增效的账。
一旁的集团总裁助理吴明山补充:“我们的每场技术成果鉴定会,也被称为‘降价会’,以新技术为支撑,控制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事实上,他也道出了环太集团淡定应对光伏产业“大喜大悲”的关键。
从硅料、硅切片,到组件、发电,光伏产业的大部分产能都分布在国内,其中环太所涉足的硅片产品,国内产能占了全球的七成。“目前整个光伏市场处于孕育阶段,它极易受到国际环境、政策等因素影响,波动频繁。”吴明山回忆,2011年光伏产业风云突变,需求量和价格双双暴跌,进入寒冬,“如何在逆境中成为‘剩者’?我们确定了‘两高一低’的生存法则。”
“两高一低”即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硅切片产品的高转换效率、高优质率、低成本,以品质和价格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仅2015年,企业投入8000万元改造g6炉100台,在铸锭工艺上全力实施g6全融工艺,有效提升硅料的一次利用率,单锭利用率从原来的63%提高至68.5%。“2015年8月,公司研发的h4新一代高效硅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外重点客户端规模量产效率突破18.9%,硅片的切片良率稳定在90%以上,转换效率为国内行业第一。”吴明山坦言,企业每天都在感知市场的声音,它的波澜起伏也倒逼企业不断修炼内功,创新突破。今年,企业又启动了砂浆自动化在线回收项目,使用新砂浆降低30%,一年可减排8600吨废砂浆,按此测算,每片硅片成本降低0.2元,一年降低成本1.2亿元。截至目前,企业共申请各类专利198项,其中发明授权专利22项,实用新型授权专利37项。
紧盯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技术创新,做强优势产品。环太集团率先实行“制造+应用”绿色能源并举的发展模式,为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示范。去年,企业投资2600万元建设美科4mw屋顶光伏电站,并于9月16日顺利并网发电,所发电力全部自用,预计年发电450万度,年利润为643.5万元/年,可持续运行25年以上,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00吨,减少二氧化碳约3985吨,二氧化硫约37.2吨。
“‘两高一低’为环太产能逆势上扬提供了内生动力,外拓海外市场、开发黄金客户,也是企业活力的另一表现,而且两者又是因果关系。”吴明山说,近年来,环太品牌的“含金量”不断得到客户认可,并与下游客户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形成了应对跌宕行情的“对冲力”。据统计,1-7月,环太集团共生产多晶硅片生产销售2.56亿片,比去年同期增长38.2%;出口硅片1.12亿片,比去年同期增长18%,硅片出口总额达9474万美元;生产蓝宝石衬底片270万片,销售274万片,销售额为2.8亿元。“光伏市场起伏是常态,关键是企业要有创新精神,修炼坚强的‘内心’,穿上高品质和低成本的‘盔甲’,砥砺前行!”集团董事长王禄宝这样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