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博弈
在债转股的重整方案谈判过程中,“扯皮”最多的就是留债和转股比例。一位操刀过几次债转股方案的大行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商业银行从来是在保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才要收益,所以是审慎选择,尽可能留债。”
他指出,各家银行的转股数不同,留债比例不同,留债之后保持的抵质押品也会不同。一般而言,抵押比较充足的银行留债多。
债权行是否忽略了自身抵押规模,仅仅一味希望多留债呢?对此,前述债权行人士对财新记者解释,留债比例应该按照抵押物估值来衡量,只是这个估值实在与经营业绩不符,从而难以接受。
“说句不好听的,当年政府让我们救赛维,现在这个受偿率,还不如当年不救。”另一位债权行人士说。
四年前,赛维爆发债务危机之时,国开行高调与赛维签署合作协议,后持续提供流动性支持。2012年,江西省政府牵头设立了20亿元的维稳基金,专项用于各家银行倒贷;2013年,江西赛维集团银团成立,规模20亿,利率下浮10%,帮助公司周转、恢复生产。除此,银行还对赛维债务进行“自行消化,新老划断”的原则,防止企业贷款在征信系统中出现不良,并将流贷转为中长期贷款等。
据记者了解,在大量已经债务重组的案例中,银行受偿率大多低于20%。“按照现在的会计法则,在很多司法破产重整的过程中,对企业的资产价格评估,是按照快速变现价格来评估的。这一评估就完蛋了,快速变现价格是一定有人接盘的价格。由于经济下行,很多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快速变现价格按静态看是严重贬损。”一位大行人士解释。
此前,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法律顾问卜祥瑞对财新记者表示,企业债务重组后银行债权得不到有效保障,是“多因一果”。既因借款人偿债能力变化,也因担保不足,更有银行过度授信的因素。此外,银行过度依赖抵押担保,是部分银行授信政策定位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