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是使命
正因为存在诸多问题,梁志鹏指出,“十三五”光伏行业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实现产业升级。
“我国光伏制造产业规模很大,占到全球65%以上。但是我们算不算光伏产业最强国,目前还不好说。虽然目前我国光伏的市场竞争力很强,但未来可持续的竞争力是不是最强,现在也很难说。”梁志鹏表示,在“十三五”这一关键转型期,光伏行业需要实现两个转变:一个是从规模扩展型发展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转变,另一个是从高补贴政策依赖模式向低补贴竞争力模式转变。
梁志鹏表示,政策要引导先进技术发展,不能好的、坏的一起上。他希望我国受制约的关键设备,能够实现国产化,到2020年建立起全产业链的技术能力和全产业配套体系。
“我们现在尝试做的,就是加大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的建设规模。”梁志鹏介绍说,“大同这个100万千瓦的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已于2015年启动,今年的目标是将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规模建设达到300万千瓦以上,甚至更大一些。”
建立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的目的,则是为了给先进的制造企业提供专门的市场,为它们的先进产能保障市场。“我们希望先进的产能继续扩大规模,把落后的产能淘汰掉,中间的部分可能现在是为了维持经营,但是每隔两年都应该产业升级,这样才能保持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梁志鹏表示。
就公司个体而言,谋求转型升级也是解光伏电站运营之困的方法。从东方日升2015年年度业绩公告中不难看出,其从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意图明显,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光伏制造服务业企业。太平洋证券分析文章指出,从光伏制造业向制造服务(金融服务)业转型,这也是“十三五”期间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转型生态链要完整
“如今的光伏产业发展就像一片草原的成长。”曾义解释说,“我们在种草养羊的同时,可能忽略了还要引进兔子和狼。”
“美国的光伏产业发展之所以稳定有序,是因为其有完善的律师制度、会计制度、资本交易中心制度对产业进行规范和扶持。”曾义提到,政策、规章、制度等产业生态圈环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备的。
制度之外,光伏产业链本身面临的挑战也不小。对于光伏行业来说,目前最需要调整的就是快速适应行业在不同应用环境中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我们真诚呼吁设计院、业主,客观、全面地考虑电站使用环境的各种因素,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才是光伏行业在未来五六年需要的一条更加精细化、针对化发展的健康道路。”曾义曾在光伏创新应用与土地有效利用分析研讨会上指出。
能源互联网的提出,使得与光伏产业相关的其他领域建设备受关注,微电网或许将成为能源行业的革命性颠覆。微电网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而国家政策和蓄电池成本两大要素成为制约微电网广泛推广的瓶颈。
可见,光伏产业整个生态圈的建立还需要多方配合。梁志鹏则对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表示乐观:“光伏可以和农业、建筑、生态保护结合,如果我们解决了土地立体利用的问题,土地资源释放出来,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有大量的光伏发电是可以开发的,接入电网也没有问题。所以,光伏发电在‘十三五’后期会取得更大、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