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多晶硅产能的过剩却并未满足我国多晶硅的需求,由于该环节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且我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产量巨大,因此高纯度的多晶硅在国内供不应求,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多晶硅的产量连续居世界第一位的同时,多晶硅缺口率在50%左右,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
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能过剩严重,供求严重失衡。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是光伏产业链制造和组装环节,由于对技术要求低、投资少、进入门槛低,因而产能扩张惊人。201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的产能为13.SGW,2014年增长到33GW,占全球比重为58.9%,产能利用率从2010年到2014年一直低于60%,存在着较明显的产能过剩。2010年我国光伏组件的产能为28.6GW,到2014年增长到约SOGW,同样,产能利用率却长期低于70%,存在着明显的产能过剩。虽然我国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上为世界第一大国,且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是光伏产业的核心环节,但我国却没有如此大的需求量,究其原因,我国光伏应用市场一直打不开,巨大的产量只能依靠国外市场去消化。2014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为35GW,即便有着国际大市场,也无法容纳我国巨大的产量,造成大量存货堆积,供求关系严重失衡。需要依赖国际市场,这其中,多晶硅的进口比例为50%,所制成的光伏电池及组件80%销往国外。因此,我国光伏在低端制造上严重过剩,且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供求失衡,需要尽快的作出调整,光伏反倾销对我国产业的致命一击正是说明了其紧迫性。
二、产能过剩特征
2.1、产能过剩集中在价值链低端
整个光伏产业链包含上游的技术研发、多晶硅的生产;中游是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下游是太阳能发电市场应用,光伏产业价值链依上、中、下游为序,形成一条“微笑曲线”,即:上游和下游环节利润较高,投资回报丰富,中游则利润率很低。而在技术的要求上,上游和下游相对来说更高,属于资本密集型;中游在技术上达成后,剩余的就是流水线生产,要求更多的是劳动力,属于劳动力密集型。
上图5中所示,下面的曲线是光伏产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上面的油线是我国光伏产量大致曲线图,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光伏产业产量恰与“微笑曲线”成相反的状况,在价值链的高端的上游与下游,我国产量比较低;而在价值链的底端的中游,我国的产量却是最高的,非常的尴尬。也就是说,在技术要求比较高的环节(资本密集型),我国产出较少;技术不足的环节(劳动密集型),产出较高。从产业链上看,我国产能过剩正是出在中游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作环节,上游的多晶硅的制作环节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但是产量却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大量需要进口量的填补。因此,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低端方面,在高端也有端倪。
2.2、产能过剩存在阶段性
现阶段我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的事实毋庸置疑,但我们必须对既定事实有一个理性认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的出现有其一定的阶段性和合理性。首先,任何一个产业都会经历初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落期,在成长期的产业有着巨大的生产潜能,产能的猛然增加无可厚非,技术的缺乏造成的低端产能过剩以及市场的不足所带来的存货增加有着不确定性,我国光伏内需不足暂时无法满足极度高涨的产能所造成的产能过剩,具有一定的暂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