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政策的内容虽然已形成体系化的特点,但政策的协调性和有效性还存在明显不足。例如,政策激励机制过于偏重供给方面,如装机容量和上网电量,而店里的购买者和消费者没有得到足够的激励,从而导致需求意愿不强。再如,国家规定光伏电价补贴从光伏专项基金和光伏电价附加费中支付,而电价附加费是采取延期支付的方式,这往往是补贴资金不能按时足额到位,影响资金的正常流动。如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补贴发放滞后等原因,相当于增加电站的资金成本近7000万元,导致电站投资回报率减少20%。因此,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协调性和有效性是今后中国完善光伏产业激励政策需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也就是说,政策的安排应该使光伏电力供应方、光伏设备生产厂家、光伏购买方,以及光伏电力消费者都能从光伏能源的发展中得到好处。可以预料,不论是中央部门还是地方政府,都会在这方面做出重大努力。
向光伏技术研发倾斜将成为激励政策调整的重点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可能遭遇的一个重大风险是技术变革。中国的光伏技术近年来有很大提升,但在一些方面如高效节能的多晶硅制备技术、太阳能电池工艺技术等,还存在一定差距。更使得重视的是,目前光伏发电技术在国际上仍处于较快的技术变革期,有些技术如薄膜电池制备技术在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光伏发电的新技术新工艺随时可能出现,中国现有的技术和产能随时可能被冲击。因此,加强技术研发是中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目前中国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都缺乏连续的光伏技术研发投入计划,专门用于技术研究的资金明显不足。许多专家学者都呼吁重视这一问题,这将是中国光伏激励政策今后调整的一个重点。
中国光伏发电补贴将逐步下调直至实现平价上网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虽然严重依赖政府补贴,但随着技术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和经营的改善,光伏发电成本也在逐步下降。在一些地区,2010年光伏发电成本在1.1元/千瓦时左右,现在已降至约0.8元/千瓦时。美国经济学家弥尔顿˙弗里德曼曾指出,价格的功能在于传递信息,激励资源使用者以这种信息为向导,激励资源所有者的行为依从这种信息。人们已经认识到,政府对光伏发电实行的价格补贴虽然在产业发展初起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扭曲了价格形成机制。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都不可能无休止地对光伏发电实行补贴。中国太阳能应用专家、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预测,从2016年起,光伏发电补贴将逐步下调,到2025年将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及与火力等传统能源发电价格持平,无需再依赖国家补贴。人们期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原标题:中国光伏产业激励政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