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未能拯救欧洲的劣势企业
欧洲是太阳能开发的先驱者之一,2008年欧洲企业占全球光伏电池产量的27%,远高于日本的16%和美国的14%。除此之外,欧洲还曾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装机市场。有媒体用“光芒四射”形容当时欧洲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局面。然而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投资下降,市场萎缩,特别是来自亚洲企业的激烈竞争,欧洲光伏产业风光不再,企业接连破产,产值急剧下滑。有分析认为,欧洲光伏产业步入了“寒冬”。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10年欧洲光伏制造业的产值达到200亿欧元,到了2014年产值就直线下跌至25亿欧元,与2010年相比损失高达85%以上。欧洲制造光伏组件2008年在全球所占份额达到25%,到了2013年则下滑至9%,世界前十名光伏组件制造商没有一家是欧洲企业。2008年,全球80%以上的新增光伏发电容量位于欧洲,而到了2013年欧洲在光伏应用端最大的年度新增装机市场地位被中国取代。
为了保护本土陷入低谷的光伏产业,欧盟多次动用“双反”贸易措施抵挡中国企业强有力的竞争。然而“双反”并没有起到保护欧洲企业的作用,结果则是两败俱伤。“太阳能电力欧洲”主席奥利弗˙舍费尔最近公开表示,自2013年12月以来,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已在欧洲应用于原产于中国或委托中国加工的晶体硅组件和电池,由此带来的欧洲对中国太阳能产品施加的关税以及相关价格承诺,很可能是造成欧洲太阳能装机量年增长率减速的直接原因。“回归到公平的竞争环境,将有助于欧洲的太阳能发电增长,并支持欧洲电力市场实现其具有挑战性的减排目标。消费者也将能用最好的价格买到大规模生产的高质量产品”。
舍费尔坦言,该协会过去的立场一直是对贸易争端保持中立,现在则主张公平竞争,尽快消除中欧光伏贸易壁垒。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带来新机会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基米尔˙苏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欧洲光伏产业在制造方面大不如前,但凭借过去几十年里对该领域专业知识的大量积累,在研发方面依然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只是还没有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能力,从而在成本上无法与亚洲光伏制造商竞争。“建立一个百万千瓦级高效太阳能电池与组件制造厂,就是要全面解决产学研脱节的问题,让科技创新成为欧洲光伏产业涅槃重生的主要支撑。”
据悉,今年初在该研究中心的召集下,来自欧盟政界、企业界和研究界的相关人士在欧盟委员会总部大楼里举行圆桌会议,就如何落实“百万千瓦级先进光伏制造工厂”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的主题就是“用科技支撑欧洲光伏制造业”。该计划将通过产学研联合推动欧洲光伏产业从技术研发、制造工艺、产品直到商业模式全价值链持续创新,在目前全球光伏组件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情况下,以高性能低成本技术进行差异化竞争,创造光伏产业新的增长机会。
根据“太阳能电力欧洲”刚刚发布的《2015—2019全球光伏市场展望》报告,上世纪80年代,利用太阳能发电还是实验室的一个项目,可到了今天,太阳能发电已经对传统碳氢化合物发电形成很大冲击。2014年全球共安装了超过40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系统,借助这些系统,去年全球总装机量已达约1.77亿千瓦。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光伏太阳能的总装机量可能会增加两倍,达到5.5亿千瓦。
“为了让经济发展更加安全、可持续,光伏产业也被赋予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光伏产业正在由新兴产业走向主导产业,在这一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各国光伏产业政策以及光伏企业发展战略都需要适时调整,过去那种无条件扶持的政策和竞相压价的同质化竞争策略已经不合时宜了,在这方面我们都有过惨痛的教训。”沃森说,唯有政府鼓励竞争,企业不断创新,全球光伏产业才会出现良性发展的局面。
原标题:欧盟筹建全球最大光伏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