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蓄热罐现在在德国很流行,就是热电联供站把供热和供电分离开来,白天发电量多的时候,多余的电就转化成热能储存在储热罐里,晚上发电需求功率低时,燃气发电机组不发电,用储热罐存的热来供热。
智能供电不仅仅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而且我们还希望通过高能耗的重化工生产工艺的改革来消纳波动电量。解决可再生能源电波动性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发展储能,但是储电是非常贵的,如果可以通过重化工和生产工艺的改革来波动地使用电力,就可以实现变相储能,这就可以极大地降低储电成本。
此前,在某省参观考察玻璃制造企业时,我们就提出过一个可能的生产方案是电加热,大家知道玻璃窑电加热的热效率非常高,比天然气高一倍。用天然气热效率只有35到40%,电加热可以到70%到80%,而且可以再加一道出炉玻璃热回收的工艺,回收大约30%的热能,这样就可以让热效率提高到超过100%的水平,就是把玻璃带出去的热再回用。但是这全部都取决于市场上是否存在波动的风光电价格。
归根结底,就是要用很好的市场机制来激发技术创新,消纳波动的风光电是未来风光电发展的核心问题,而消纳创新机制需要从现在就开始建立,以促进各个工业领域的技术进步。
最后一问:万亿光伏补贴是否夸大其词
陶老师表示: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中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和补贴比例,简单算一笔账。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仅201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73万千瓦,如果按照每千瓦时4毛钱的补贴额度计算,每千瓦光伏年发电1250千瓦时,那么这半年新增装机容量所需的年补贴金额就是约300多亿人民币。更何况国家与各地方对于光伏的补贴加起来,远不止4毛钱,而且补贴一给就是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