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对中国执政者来说,在北京举行重大活动一直是把双刃剑。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的领导人去年11月来到中国的首都举行会议,共产党领导人得以借机向世界人民展示这个国家现在有多么现代化。但他们也不得不动用一切力量来保证空气质量良好——并取得了成功。
据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8月7日报道,当时的蔚蓝天空深刻地留在北京人的记忆中。“APEC蓝”在全国成了流行词。但它也唤起了渴望。现在国家媒体报道称,在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时,北京的天空也将是蓝色的。因此从8月20日起,北京允许上路的汽车将大幅减少。
报道称,世界其他地方也在盯着中国,因为在打造“APEC蓝”的各种短期性措施之外,中国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并没有捷径可走。
对气候保护来说,来自中国的好消息是,在此前数十年中令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旧模式走到了尽头。除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外,迄今为止繁荣的驱动因素还有对钢铁、水泥产能的投入,这吞噬了大量的能源。现在这将结束。
中国经济将变得更加现代,这意味着对投资的依赖将减少,对消费的依赖将增加。能源需求明显少于工业的服务业将取代钢铁水泥,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
中国领导人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弗格斯·格林和尼古拉斯·斯特恩的估算更是给人以希望——这一转折点可能会提前几年实现。因为电力需求不再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这是服务行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的结果),而且能源结构也在改变。
到目前为止,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超过60%。由于煤炭对空气质量负有决定性责任,因此一部分低效的发电站被关闭。此外,迄今为止北京四个燃煤热电厂中的最后一个很快将停止使用。中国的煤炭消耗量已经在减少。英国石油公司在一份报告中说,20年后,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仅略高于50%。
报道称,与此相对应的是核能地位的上升。但中国政府不仅仅是把核能视为煤炭的替代选择。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对非化石能源的投入比中国还多。到2030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20%。中国领导人显然确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8月9日报道,中国将在戈壁沙漠中建造一座巨大的太阳能电站,该电站的发电量可供100万户家庭使用。
报道称,拟建设的电站占地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规划容量为200兆瓦。
该计划将符合中国政府雄心勃勃的节能减排计划——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到2030年将中国的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中国在太阳能方面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占全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二,而且去年中国的太阳能发电量增长速度位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