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停牌的汉能薄膜发电,至今仍未公布股份停牌的原因及何时复牌,这让港股投资者,尤其是持有该股的小散户们焦躁不安。另外,最新消息称,外国太阳能交易所买卖基金Guggenheim Solar ETF指数服务商已决定于公司复牌后,将其从该指数基金中剔除。
分析认为,Guggenheim Solar ETF指数服务商之所以决定对汉能薄膜发电痛下杀手将其剔除,究其原因可能是公司股价在本周三盘中急挫近47%后突然停牌,导致Guggenheim Solar ETF的价格一日内急挫7.8%,且至今汉能方面仍未予以说明停牌的真正原因,更为这个ETF的投资组合带来不确定因素。
值得留意的是,在汉能薄膜发电停牌后还引发了与之相关的“高银系”股价出现了崩盘下挫。其中,高银地产在汉能停牌次日股价大跌41%,同系的高银金融股价大跌43%,两股市值合计蒸发超过千亿元人民币。虽然,“高银系”强调不清楚股价暴跌的原因,但高银金融曾作为汉能的独立财务顾问,这一“特殊关系”令市场对其产生种种猜测。值得一提的是,与汉能一样,“高银系”两只个股均为港股通成交活跃个股的常客。
如果相关监管机构不介入调查及公布结果,或者公司方面不予以正面澄清,相信很少有人能知道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为何在周三大幅下跌。同样,也很少有人能知道该公司去年迅速崛起背后的原因。有关对公司股价变动方面的猜测因此此消彼长,莫衷一是。例如,有分析认为汉能薄膜发电股价在本周三暴跌,可能是由另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资光伏企业英利绿色能源(YGE)因是市场担心该公司可能破产导致公司股价于前夜跳水所致。还有猜测是否公司内部出现了资金链紧张等问题。
有评论认为,不管公司方面作何解释,从公开信息来看目前公司的基本面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市值。相对于周边市场,港股市场上的确存在大量价值洼地。不过,随着大量内地资金南下港股市场,炒作股价位列二、三线个股的风气日盛。
在最近几个月里,来自内地涌入港股的资金量大幅增长,仅4月份估计就多达7480亿美元。目前大量资金涌入港股市场,这其中包括通过沪港通机制进入的合规内地资金,也有通过其他渠道进入的外资和其他灰色渠道进入的内地资金。对于市值不大且处于价值洼地的个股,这些资金很容易将其舞高弄低,对于股权高度集中的个股更是如此。一旦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这类个股的股价出现大幅波动,其他中小投资者的风险因此大幅增加备受牵连。
由此可见,汉能薄膜发电股价突然大幅波动以及公司临时停牌,都为港股市场的稳定发展,尤其是二三线板块的市场表现带来极大的冲击,这些影响不会因为公司的停牌和缄默而有所减少。可以预见,在汉能迷雾揭开之前,港股市场上的二三线板块还将会持续波动,投资者近期应对这类个股谨慎观望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