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20多年前,几乎没有人相信实验室中重达数吨的计算机最终会变得廉价、袖珍,并摆上寻常百姓家的书桌;更没人能预料到,以计算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互联网,最终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今天,在能源领域,一场变革正在悄然进行。曾经动辄上亿投资、功率数千千瓦、连绵数万平方米的光伏系统,正化整为零,铺上城市的屋顶。这些不起眼的分布式光伏系统,正在拉开中国能源改革的序幕,瓦解以往大电厂、大电网、单向、集中的能源供应模式。
在中国东部沿海,分布式光伏系统已经模糊电力生产者与电力消费者之间的边界。上海西南的松江工业园区,一家名为贝石特山的民营服装企业便是这一能源变革的缩影。与传统制造业不同的是,这家企业有着新潮的能源理念:企业8楼的屋顶上架着64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系统,从远处看蔚蓝一片,在工业园区里格外显眼。
贝石特山的老板简明照告诉早报记者,之所以会想到在屋顶上装光伏系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自发自用更“经济”。
目前,上海市高峰时间的工商业用电价格约为1.2元/度,而光伏发电自发自用可以直接省去这部分电费,如果再加上国家与上海为了鼓励清洁能源应用而提供的每度0.67元的补贴,收益非常可观。
以贝石特山为例,其屋顶上的光伏系统每月可发电6000余度,能满足企业14%的电力需求。这意味着贝石特山一年不仅可以向电网少交近9万元的电费,还能获得约4.8万元的补贴。两项相加,便是每年14万元的直接收益。考虑到整套光伏系统的总投入是63万元,企业只需4年半的时间便能收回投资。而接下来的20年,按照保守估计,这套光伏系统还能为企业每年带来至少10万元左右的净收益(电费不涨价情况下),总计约200万元。
丰厚的经济收益,使得分布式光伏在东部地区开始慢慢热了起来。作为贝石特山光伏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光伏资讯、电商及第三方服务平台SOLARZOOM光伏亿家也已经盯上这一风口。“我希望打动每一个拥有屋顶的人,无论对方是企业家还是住户,都能铺上光伏系统”,SOLARZOOM光伏亿家创始人刘昶对早报记者表示,“2015年是中国全民光伏时代的元年”。
1998年赴德留学的刘昶,见证了欧洲光伏产业的迅速崛起和普及,他相信这一个过程也会在中国重现。德国目前是全球光伏应用第一大国,截至2014年年底光伏装机容量约为38GW(3800万千瓦,1GW=1000MW;1MW=1000KW)。行驶在德国高速公路上,可以看到两边的超市、住房上的分布式光伏系统拥有很高的普及率。在刘昶看来,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中国的分布式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即将迎来井喷。而根据2010年出台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预计,2011年-2020年十年,国家将在新兴能源领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而其中光伏新增的1970万千瓦装机量,约等于4000亿元的价值。
资金也开始关注这一来自屋顶的绿色能源商机。早报记者获悉,针对分布式光伏项目,2015年,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为SOLARZOOM批了5亿元的1+N分布式光伏电站贷款专项额度。而在此之前,中国的银行对于分布式光伏一直非常谨慎少有涉猎。
负责光伏电站研究经营的招商银行总行战略客户二部相关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之所以选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因为他们已经看到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我们和SOLARZOOM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的新能源未来在光伏。光伏的未来一定是在分布式,分布式更远的未来在全民光伏。到那一天,我们一眼看出去,屋顶上的光伏系统至少是星罗棋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