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消息,贸易战外患初定,光伏圈又上演晶硅、薄膜两条技术路线的“双手互搏”。在9月11日的“2014光伏领袖峰会”上,保利协鑫执行总裁舒桦和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力撑晶硅,直指薄膜路线薄弱之处。
保利协鑫执行总裁舒桦表示,经过十年多的发展,晶硅的转换效率提升,现在已经超过23%。薄膜技术也在成长,随着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问题的解决,也会有它的应用市场,特别是在建筑一体化这类局部特定市场,薄膜技术还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今后晶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晶硅转化效率甚至可以达到25%以上。从综合性价比上来看,能够应用在商业化的光伏发电技术,今后仍然会是晶硅技术。目前50%以上太阳能发电技术利用晶硅技术。
“可能未来还会兴起其他技术,比如光热发电等其他应用太阳能的发电技术,但是在近期以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技术、效率成长、成本和平价上网,以及政府补贴,走进千家万户的市场应用情况来看,晶硅路线仍然占据太阳能发电主流”。舒桦认为晶硅的优势已经是既成事实。
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特别提出薄膜电池的成本和材料支撑性问题。他表示,实际上,太阳能发电除了晶硅和薄膜,还有其他技术,比如聚光电池、钙钛矿技术等。但要想在市场上有比较好的表现,还有非常重要的红线是成本,因为“光伏行业的本质就是成本为先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从发展来看,最重要的是哪个技术路线的度电成本更能接近现在用户能够接受的价格”。他举例说:“假定光伏转换效率能做到80%,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但需要一千美元一度电的成本,用户可能就说,我不买。如果转换效率虽然不高,只有2%,但是是有机电池,涂油漆不需要高温、高真空,成本只有20美分,跟用户推销,可能用户就会说这个好,电无非就是要点亮灯,能点亮就行了”。
他表示,从薄膜和晶硅电池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出端倪。2009年之前,薄膜电池发展很快,因为当时晶硅非常贵。2009年时的市场份额,薄膜占16%左右,晶硅占83%。后来晶硅逐渐回归本身价值,价格从400美元回归到50美元、30美元、20美元。而且晶硅的转化效率提升更快。晶硅技术发展带来的度电成本降低,反映在市场上非常明显。2009年之后的5年时间里,薄膜电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晶硅的份额越来越多。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薄膜电池占9%多一点,晶硅占到接近91%,“预计2014年晶硅比例会上升到92%,薄膜电池下降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