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
要向全社会明确发出信号,改变原有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
国土资源部出台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将于9月1日起全面实施。
此前的6月25日,第24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也延续上一年--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近期国土资源部还将出台具体的节约集约用地指导意见,目前已形成初步方案。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各地生动的节约用地案例很多。“比如浙江省的一个工业园,在工厂厂房的楼顶上种菜,实现了土地的立体利用。这就是工业化、农业化和城镇化可以同步推进的鲜活例子。”
“事例好,关键是怎么推开。”胡存智表示,国土资源部下一步将从两个方面酝酿有针对性的节地政策:一是加强总结提炼各地节地的技术和模式,并在土地管理上推广应用;二是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用地取得、供地方式、土地价格等方面,创新管理方式和制度措施。
胡存智说,这些政策制定的目标,就是要让大家切实行动起来,转变思路,凝聚共识,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取得更大成效,为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共同家园作出贡献。
改变原有用地方式
我们注意到,自2013年以来,“从严合理供应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逐渐成为决策共识。如何理解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当前时期的新任务、新目标?
胡存智:为什么今天我们谈城市建设要节约集约用地,要走出新路?首先,我们要向全社会明确发出信号,改变原有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会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其次,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基于我们国家的特殊资源国情和特定发展阶段作出的现实选择。我们国家耕地少,目前耕地数量还在下降,资源约束将更加严峻。同时,建设用地的利用也比较粗放。全国土地二次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城镇建设用地达到了145平方米,农村村庄用地人均达到了240平方米,都超过了国家标准的上限。
另外,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结构失衡,工业用地的比重偏高,低效、低容积率的用地情况表现很突出。目前,我国工业用地的容积率在0.3:0.6,全国平均工业用地比例达到26%,很多城市达到40%甚至50%,一半都是工业用地。虽然海外的数字不一定是我们的标杆,但是我们比较一下发现,我们还是偏大。比如纽约是7%左右,香港6%左右,伦敦只有2.7%,新加坡只有2.4%。可以说目前我国内地各城市普遍存在着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的状况,部分行业和领域超标准用地、浪费土地情况依然突出。
酝酿节地新思路
在你看来,当前各地有哪些值得肯定和借鉴的节约集约用地经验?如何将这些好经验上升为制度?
胡存智: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目前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实践基础。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主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比如上海市规定,未来城市的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规划目标范围内,努力实现“零增长”,建设用地总量不再增加;山东省和江苏省规定,工业不再建单层厂房,建多层厂房可以减免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费用,促进企业自发节约集约用地;湖北省规定,闲置土地的闲置费用由地方税务部门按照土地出让金价款20%代征,促进企业盘活存量用地;还有很多省市都规定,要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在地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这些都是很好的制度规定,有普适性,也有推广性。
国土资源部当前也正在总结各方面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做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9月1号全面实施。近期,还要出台具体的节约集约用地指导意见,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方案。
近年来,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已经形成基本框架,但从实践效果来看,政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下一步国土资源部有哪些新思路?
胡存智: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思路,概括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则,节约集约用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内容;二是优化布局的原则,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三是提高效率的原则,在土地粗放利用的情况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当前的重点,也是我们的着力点、发力点;四是保护耕地的原则,耕地是养活中国人的基本,我们必须保住。
第二,在节约集约用地中要实施三大战略。一是要实行总量控制和减量化。只有对用地的总量和规模实施控制,并且逐步减量化,才能节约集约用地。如果资源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全社会也许就不会有节约集约的动力和需求;二要实施优化布局和进行格局调整的战略。只有优化布局,才能承载更多的经济社会活动,才能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的良性循环、良性运转;三要实施国土综合整治的战略。经过多年的建设,土地利用上已经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须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优化、深化和重整。
要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等等,推动城市更新,依法盘活农村的低效利用土地和闲置建设用地,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提高国土的综合承载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要构建四个机制。推动节约集约,要健全规模导向的机制;要完善市场配置的机制,通过市场配置和利益调整,促使产生节约集约的内生的自发动力;要强化激励和约束的机制,要鼓励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广泛推动使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形成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的行动和风气;还要完善评价考核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及时把节约集约用地情况向社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