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做出倾销初裁,相关太阳能产品将被课征26.33%至58.87%的反倾销税。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企业已经有所准备,开拓新兴市场、转向国内市场成为国内企业首选。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双反”是美国打压中国光伏产业的最后手段。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本月早些时候曾公开表示,近三年内,欧美三次对中国的光伏产业发起“双反”调查,是试图通过设置各种壁垒打压中国企业发展,重新夺回光伏制造领域优势的真实意图。
“开拓新兴市场、转向国内市场已经成为首选,光伏产业链条整合工作也已取得初步成效。”萧函指出。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去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相比于2012年同期增长130%。
在萧函看来,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光伏巨头应当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将并网政策、补贴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落实到位,使兼并重组、结构调整、产能优化工作收到成效,促进整个产业及早企稳回暖。
河北工业大学教授王华君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在支持光伏产业发展上,意识落后于高层,缺少例如补贴在内的实际动作。在业内人士看来,地方政府应该摸清自身的太阳能资源的“家底”,围绕应用制定更具执行力的支持政策。
“一些城市周边的山区,由于空气质量较好,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减少清理尘垢产生的人力成本。”在王华君看来,如果电网配套可以跟上,这样的地区可以成为建设光伏电站的重点区域之一。
萧函同时指出,新兴产业在世界各国都会受到政府部门的“照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在所难免,且欧美国家产品出口之时也会采取低价倾销举措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政府有关部门若及时跟进、提前调查、先行“双反”,国内光伏产业必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