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记者和林晓峰的对话:
记者:铸锭的良率能做到多少?产量多少?成本能降到多少?
林晓峰:现在的铸锭良率分两种,一种是全熔工艺,一种是半熔工艺;全熔良率在68%-70%左右,半熔在60%-64%左右,但半熔做出来的硅片效率要高;产量是每台设备每月10埚左右,全熔多1到2埚。
成本看每个厂的控制,比如当地的工资水平,聘请技术人员的工资和数量,还有就是中、西部的电费差价等,这些是主要影响因素。
记者:你认为铸锭工艺的关键点在哪里?目前的重心在降本还是增效?
林晓峰:铸锭工艺的关键点在初始形核的材料选择,因为不论准单晶、高效多晶还是全熔高效多晶,都有一个初始晶粒形核的材料。材料选好了,硅片的位错就低,光电转换效率就高。
成本与效率,这两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铸锭就无利可盈。像现在的硅片价格一路下跌,但生产硅锭的原生多晶硅却没有降价,愁坏了很多铸锭厂家。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降本和增效都得进行。在原材料不降价的情况下公司只能从减员和调节铸锭工艺等方面进行。增效不是指的增产,而是增加转换效率,只有这样你的硅片才能卖的出去,现在效率低的硅片,基本是以白菜价卖掉的。
记者:铸锭技术的发展方向?
林晓峰:目前行业出现了分水岭现象,即半熔和全熔生产工艺,个人偏向于全熔,因为全熔产生的时间更短些,厂家投入的研发也非常的少。全熔高效,应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国产铸锭设备和进口设备的比较?
林晓峰:我接触过三个厂家的铸锭设备,其中一家美国的,两家国内的,但也是仿美国设备生产的。要说仿得最好的个人认为是浙江绍兴的一家,不论是稳定性和操作性都不错,这是因为它使用的控制电器都和美国的是一样的,如OPTO、ABB、Schneider等都是国际著名的控制器和电器生产厂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国内相较国外的铸锭设备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记者:客户反馈的问题主要有哪些?我们是如何解决的?
林晓峰:目前客户主要反映的问题有碎片率、效率的稳定性、以及线痕等问题,碎片和效率的稳定性在铸锭这边来解决,线痕等在铸锭后道工序切片解决。
记者:在提高硅片的转换效率方面大家都做了哪些努力?
林晓峰:每个硅片企业,只要是做过研发的,都需要非常大的投入。首先你得做试验,试验过程中不论是配料、坩埚、铸锭工艺和铸锭设备哪一步出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整埚报废;有时候为了试验更好的形核材料,得找十几个厂家。
记者:如何看待一炉四锭技术?市场的可行性?
林晓峰:我不大看好一炉四锭生产技术。主流的一炉一锭在产量上可以生产G6、G7甚至G8或更大的锭(所谓G6即6*6=36块小方锭,其它以此类推),在锭的质量上相信一炉一锭也会更好些。除此之外,一炉四锭做高效片也有局限性。当然,这只是个人的观点。
原标题:8年铸锭人再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