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刚刚过去一半,中国的光伏产业就已连受重击。先是年初欧盟和美国接连发起的二次双反,到后来印度宣布裁定我国光伏产品倾销度为100-110%,再是澳大利亚也作出对我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决定。这一连串的事件不禁令人发问,中国的光伏产品到底招谁惹谁了?连续的撞击之后,中国的光伏产业将会受到什么影响?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其实就是因为中国的光伏产业近些年来发展不错。光伏产业作为发展新能源大趋势下的新兴产业,被各国重视并积极地寻求发展,谁都希望在这一新领域赢得制高点,从而掌握行业主导权。被自我捧出来的“大哥”美国更是如此。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森林之王狮子总对控制地盘感兴趣,一旦斑马在另一座山鳌头一方,狮子必然会不满,它肯定会想方设法去攻击斑马以争得地盘。此外,一些国家的制裁行动不得不说是受到了美国影响而引起的连带效应,就像是在争夺地盘时,见狮子动手了,一些象兵猴将也一定会来凑番热闹。
回过头单就看美国。2011年,江苏曾占全国光伏出口量的四分之一还多,美国的首次“双反”,就直接影响了江苏地区13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不少企业更是因此放弃了美国市场。虽然在美国遭遇挫折,但我国光伏产品独特的成本价格优势,还是在美国市场上供应量稳增。有数据显示,直到2013年,中国的光伏产品在美国仍占领半壁江山,换算为出口额高达20-30亿美元。江苏的光伏产业更是发展迅速,不仅跻身于“2013 中国出口太阳能电池10强”行列,也在全国占有较大比重。但今年美国的双反政策,不仅会再次重创江苏的光伏企业,也将直接影响中美之间这二三十亿美元的光伏生意。
当然,这仅仅是直观的经济数据,也仅仅是局限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印度都是光伏产品需求量很大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同时的制裁极有可能让近些年来刚刚回暖的中国光伏产业再次进入隆冬。而这些国家连续不断的动作如若再引起其他国家的跟风效仿,中国将更加措手不及。此外,更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次的双反除了对光伏产业本身的发展是个威胁以外,更会牵扯到中国几十万的光伏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