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美国第一次对中国提出“双反”(反倾销、反补贴)以来,全球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围追堵截”已经成为老生常谈。近日,中国光伏业再度面临双线作战的风险。
本月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第二次“双反”初裁结果,认定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晶体硅产品获得了18.56%至35.21%的政府补贴。仅几天后,欧盟又指责中国光伏企业违反当初的价格承诺,要无条件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之前的终裁税率,引发了新一轮光伏贸易战的担忧。
欧委会下月来华核查价格承诺
光伏业是我国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科技产业,但也正因如此,近年来成为我国贸易纠纷的重灾区。
去年上半年,欧洲就曾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双反”调查。经过密集的斡旋,2013年8月,中国和欧盟签署协议,中国制造商在向欧盟出口时遵循协议的最低价格,也被称为“价格承诺”。
然而,近日欧洲光伏制造商协会宣称,已向欧盟提供诸多文件,包括1500份中国光伏企业的低价计划,指责中国企业违反价格承诺。如果指控坐实,中国光伏企业将重新面对高额的惩罚性关税。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欧委会下月将派人来华,就价格承诺进行核查。“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及相关企业都表示会积极配合。如果发现确有个别企业存在违反协议的情况,中方支持根据协议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
美滥用救济措施致光伏纠纷再升级
而在欧盟之前,美国已经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了又一轮“攻势”。
6月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的第二次“双反”调查的反补贴初裁结果,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8.56%至35.21%的惩罚性关税。
沈丹阳昨日称,此举显然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势必使中美光伏贸易纠纷再度升级。
“就连美国国内光伏产业的上游与下游产业也纷纷提出质疑。频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究竟能不能解决美国光伏产业自身发展的问题呢?事实已经摆在那里,美方这么做于事无补。”
沈丹阳表示,中国希望美方审慎处理调查,尽快终止调查程序,中方将保留采取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的权利。
政策扶持国内光伏市场
连日来欧美的指控遭到了包括天合光能、江西赛维和晶科能源等在内的中国太阳能企业的强烈反对。
但是有业内人士表示,出于自身产业利益的考虑,围绕中国光伏产业的贸易争端短期内恐怕难以平息。“目前欧美仍是全球光伏产品主要市场。除了保护本国产业,现在看,欧美可能还有意通过高额关税,迫使中国光伏企业在当地落地,带动当地配套产业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中国光伏业深陷贸易纠纷时,昨日国家能源局网站披露,在光伏发电建设和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能源局局长吴新雄表示,研究拟订并组织屋顶业主与光伏发电业主签订标准化合同文本,禁止地方保护。
市场分析认为,此举有利于缓解国内企业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的现状。昨日,境外上市的光伏概念股中电光伏(CSUN)、联合光伏(00686.HK)等股价出现上涨,但A股上市的阳光电源(300274)、爱康科技(002610)、东方日升(300118)等光伏股股价均随大盘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