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几年之后资本市场再讲光伏故事,在目前排队的IPO企业中,出现了两家光伏企业的身影,分别为中来光伏和福斯特光伏,这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光伏真正回暖的标志。
而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光伏产业的确出现了复苏迹象,光伏设备商、多晶硅厂商、组件厂商、电站运营商,整个产业链都在悄然“解冻”。
两企业排队IPO
光伏企业曾经有过资本市场滑铁卢。
2012年以来,受光伏寒冬和IPO暂停影响,有8家光伏企业选择终止上市,倒在了IPO的前夜。
“当时这些企业选择终止上市主要的原因就是行业形势不好,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成长性根本达不到上市的标准。”浙江一位光伏业人士对21世纪网表示。
根据证监会2013年4月公布的167家“终止审查”企业中,光伏企业8家是最热门的折戟行业之一。
据21世纪网统计,当时选择继续排队IPO的光伏企业只剩下4家,分别为北京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福莱特光伏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福斯特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福斯特光伏)、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来光伏)。
如今随着IPO的重启,这几家光伏企业,4月21日中来光伏率先出现在证监会IPO预披露名单之中;5月4日,福斯特光伏也出现在了这一名单之中。
上述光伏业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光伏行业真正回暖了。”
据悉,中来光伏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的背膜,根据其招股书,2011至201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亿元、2.46亿元、3.45亿元,2012年和2013年分别同比增长77%和、40%;2011至2013年净利润分别为4469万元、7662万元、9770万元,2012年和2013年分别同比增长71.4和27.5%。
福斯特光伏的主业为太阳能EVA胶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这一领域是国内的绝对龙头。
航禹太阳能执行董事丁文磊告诉21世纪网,“福斯特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大概占到60%以上,2011年曾是《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百强亚军,实际上要不是当时一刀切的政策,他早就上市了。”
这导致一个后果就是,虽然最近几年福斯特光伏的产品产销率都接近100%,但其营收与净利润却并未大幅增长。
根据福斯特光伏的招股书,2011至2013年,福斯特光伏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24亿元、17.03亿元、24.5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4.37%、-10.77%、-10.78%,2011至2013年净利润分别为1.24亿元、5.52亿元、6.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6%、-17.77%、18.52%。
但这样的成绩单已经远远超过同行业的绝大部分企业。
“这两家企业都是生产光伏辅料的一方面受到的冲击较小,另一方面也没有大举扩张,负债率都比较低。”上述光伏业人士表示。
全产业链“解冻”
不仅是资本市场上出现光伏企业身影,在产业上,整个行业出现了复苏回暖的迹象。
“经过2011年产能过剩和欧美双反的洗礼,国内市场逐步打开,现在的光伏市场已经明显反转了。”丁文磊表示。
根据全球光伏市场研究机构NPD Solarbuzz的数据,中国市场2013年国内新增装机量达到11.5GW,较上一年增长140%,而此前多年的累计装机只有6GW。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显示,在组件产能方面,2013年英利、尚德等7家一线组件企业的合计出货量从2012年的9.9GW 提高到14.7GW,增速达到48%。行业协会预计,2014年合计出货量将达到19——20GW,增速则将达到28%——37%。
与此同时,政府对光伏行业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仅一年多时间,我国就出台了近10条光伏新政。
在2014年1月14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上, 国家能源局已敲定2014年国内光伏电站新增装机14GW,其中分布式8GW,光伏电站6GW。
这带来两个结果:一是光伏组件价格止跌回升;二是产业链上很多企业开始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