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格局变动的主要动力来自日本。
在经历了2011年地震和海啸后关闭了部分核设施并引发了电力短缺后,日本一直积极推广太阳能发电技术,日本政府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电价补贴政策以刺激太阳能需求增长,其实施的积极政策连同欧洲欠缺吸引力的太阳能鼓励政策,将日本推上了全球太阳能市场第二的宝座。
2013年,日本新建7.5GW的各类光伏电站,其中54%来自进口,中国因此获得了30亿美元的收入,从而在这一新兴市场的出口比重上升了212.44%。而在2012年,日本太阳能电站安装量仅为2.5GW。
如今,日本最大的光伏电站位于鹿儿岛,装机容量70MW,使用日本京瓷公司的光伏电池,2014年一座规模更大的80MW电站将打破这一纪录。
日本光伏市场去年的强劲表现部分源于其较高的太阳能电力市场价格,日本的太阳能收购电价比中国平均高出1倍。“较高的太阳能电价是主要驱动因素。”日本RTS公司经理lzumikaizuka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10千伏以下系统的电价为人民币2.3元/千瓦时,10千伏以上为2.18元/千瓦时。”
由于日本本土制造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全球太阳能光伏设备供应商已逐渐远离欧洲而转向日本。
与太阳能产业在日本的稳健扩张相比,在2013年,欧洲光伏设备安装总量同比下降了61.98%。业内人士的观点趋于一致:欧洲持续减少电价补贴并削减一系列激励措施,同时引入的反倾销关税导致许多供应商被迫转变销售市场。
为了转向更加充裕、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格局,印度政府决心提高太阳能发电的比重。印度能源政策的调整促使太阳能发电在2012年和2013年猛增。
2013年,印度成为中国在亚洲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厂商的出口金额同比上升175.16%,达到5.7亿美元。
“印度能源消耗量世界第四,去年缺电70亿度,92%的燃煤发电造成严重污染。”印度可再生能源咨询公司董事长madhavannampoothiri说:“2012至2014年3月印度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2.2GW,而此前几乎没有光伏电站。”
事实上,印度的光照资源极为丰富,madhavannampoothiri援引官方数据显示,印度大多数地区的晴天数超过300天,光照强度是德国的1倍。
但尽管一口气建设了2.2GW光伏电站,印度的太阳能装机比例仅占总装机的1%,并且70%集中于Gujarat和Rajasthan。据悉,MadhyaPradesh是其下一个光伏电站的集中安装地。madhavannampoothiri预测,至2022年,印度的潜在安装量可达到34GW。